引言 | 第1-8页 |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含义及特征 | 第8-11页 |
(一) 民间文学艺术的含义 | 第8-10页 |
(二) 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 第10-11页 |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保护 | 第11-18页 |
(一) 国际公约和地区协议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 | 第11-12页 |
1、《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 第11-12页 |
2、《班吉协定》 | 第12页 |
3、《阿拉伯著作权公约》 | 第12页 |
(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 | 第12-14页 |
(三) 各国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保护 | 第14-17页 |
1、发展中国家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 | 第15-16页 |
2、发达国家与其它国家的做法 | 第16-17页 |
(四)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立法保护的现状 | 第17-18页 |
三、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分析 | 第18-24页 |
(一) 著作权法与民间文学艺术的关系 | 第18-19页 |
(二)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三)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难点 | 第20-24页 |
四、我国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制度构建 | 第24-36页 |
(一) 权利主体 | 第24-26页 |
(二) 保护范围 | 第26-28页 |
(三) 权利内容 | 第28-30页 |
(四) 权利的保护期 | 第30页 |
(五) 权利的限制 | 第30-31页 |
(六)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 | 第31-32页 |
(七) 与民间文学艺术有关的其它主体的法律地位 | 第32-34页 |
(八) 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