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颗粒对汽车尾气所致大鼠免疫抑制的作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7-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12页 |
·实验材料 | 第8-9页 |
·实验动物 | 第8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8-9页 |
·主要器械与其他材料 | 第9页 |
·实验方法 | 第9-11页 |
·分组 | 第9页 |
·造模 | 第9-10页 |
·给药 | 第10-11页 |
·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第11-12页 |
·一般情况观察 | 第11页 |
·鼻腔pH值 | 第11页 |
·脏体系数 | 第11页 |
·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 第11页 |
·红细胞免疫 | 第11页 |
·细胞因子白介素-2的检测 | 第11-12页 |
·鼻中隔粘膜HE染色 | 第12页 |
·统计方法 | 第12页 |
3 结果及其分析 | 第12-23页 |
·一般性状 | 第12-13页 |
·各组大鼠鼻腔pH值的情况 | 第13页 |
·各组大鼠脏体系数的情况 | 第13-14页 |
·肺脏系数 | 第13-14页 |
·脾脏系数 | 第14页 |
·各组大鼠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的情况 | 第14-18页 |
·白细胞计数 | 第14-15页 |
·红细胞计数 | 第15-16页 |
·血红蛋白 | 第16-17页 |
·血小板 | 第17页 |
·中性粒细胞 | 第17-18页 |
·各组大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情况 | 第18-19页 |
·红细胞C3b受体的情况 | 第18页 |
·红细胞IC花环率的情况 | 第18-19页 |
·各组大鼠的白介素-2情况 | 第19-20页 |
·各组大鼠鼻粘膜的情况 | 第20-23页 |
4 讨论 | 第23-39页 |
·关于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动物模型的评价 | 第23-24页 |
·为什么选择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 第23页 |
·关于动物模型的评价 | 第23-24页 |
·中医对“环境毒”的认识及脏腑辨证 | 第24-26页 |
·中医对“环境毒”的认识和探索 | 第24-25页 |
·相关脏腑辨证 | 第25-26页 |
·中药免疫调节的特点 | 第26-28页 |
·中医与免疫 | 第26-27页 |
·中药与免疫 | 第27-28页 |
·五龙颗粒立法组方依据 | 第28页 |
·汽车尾气染毒对大鼠的影响 | 第28-35页 |
·汽车尾气染毒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第28-29页 |
·汽车尾气染毒对大鼠pH值的影响 | 第29页 |
·汽车尾气染毒对大鼠脏体系数的影响 | 第29-30页 |
·汽车尾气染毒对大鼠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影响 | 第30-32页 |
·汽车尾气染毒对大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 | 第32页 |
·汽车尾气染毒对大鼠白介素-2的影响 | 第32-33页 |
·汽车尾气染毒对大鼠鼻粘膜的影响 | 第33-35页 |
·五龙颗粒对汽车尾气造模大鼠的作用机理探讨 | 第35-39页 |
·五龙颗粒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第35页 |
·五龙颗粒对大鼠pH值的影响 | 第35页 |
·五龙颗粒对大鼠脏体系数的影响 | 第35-36页 |
·五龙颗粒对大鼠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影响 | 第36-37页 |
·五龙颗粒对大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五龙颗粒对大鼠白介素-2的影响 | 第38-39页 |
·五龙颗粒对大鼠鼻粘膜的影响 | 第39页 |
5 结论 | 第39-40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40-43页 |
·关于在造模中发现的问题 | 第40-41页 |
·关于指标的选择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附 汽车尾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综述) | 第52-60页 |
附图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