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与研究现状 | 第1-10页 |
·概述 | 第8页 |
·以太网交换机协议栈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2 以太网交换机协议栈 | 第10-50页 |
·以太网交换机和虚拟局域网(VLAN)概述 | 第10-11页 |
·vxWorks的网络结构 | 第11-13页 |
·vxWorks 简介 | 第11页 |
·vxWorks的网络模型 | 第11-13页 |
·Linux的网络结构 | 第13-15页 |
·Linux简介 | 第13-14页 |
·Linux网络协议栈结构 | 第14-15页 |
·以太网交换机协议栈 | 第15-16页 |
·关键的步骤分析 | 第16页 |
·内存缓冲区 | 第16-21页 |
·vxWorks内存缓冲区 | 第16-18页 |
·Linux内存缓冲区 | 第18-20页 |
·vxWorks和Linux内存缓冲区的适配 | 第20-21页 |
·网络接口(Net Device) | 第21-28页 |
·Linux Net Device层 | 第21-23页 |
·以太网交换机协议栈的Net Device | 第23-28页 |
·增强型网络驱动程序(END,Ehanced Network Driver) | 第28-30页 |
·参数配置和数据结构 | 第28-30页 |
·END设备与Net Device关联 | 第30-36页 |
·关键的数据结构 | 第30-31页 |
·以太网交换机配置VLAN | 第31-32页 |
·以太网交换机配置VLAN IP地址 | 第32-36页 |
·网络协议栈的初始化过程 | 第36-39页 |
·数据包接收流程 | 第39-45页 |
·数据发送流程 | 第45-47页 |
·网络协议栈的I/O控制机制 | 第47-50页 |
3 实验环境以及结果 | 第50-53页 |
·模拟真实网络环境 | 第50-53页 |
4 小 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6-57页 |
声 明 | 第57-58页 |
致 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