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菱壳概述 | 第12页 |
·菱壳的综合利用 | 第12-15页 |
·益胃抗癌药品和食品 | 第12-13页 |
·食品色素以及天然染料 | 第13-14页 |
·栲胶行业 | 第14页 |
·环境保护工业 | 第14-15页 |
·菱壳中的功能性成分 | 第15-17页 |
·多酚类化合物 | 第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5页 |
·生物碱 | 第15-16页 |
·多糖类物质 | 第16页 |
·挥发性成分 | 第16-17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菱壳中抗胃癌活性成分半仿生提取方法建立及优化 | 第19-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不同提取时间对提取物抑癌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料液比对提取物抑癌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胃蛋白酶不同用量对提取物抑癌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胰蛋白酶不同用量对提取物抑癌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半仿生提取菱壳抗胃癌活性成分的均匀实验设计结果 | 第27-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抗胃癌提取液成分测定及抗氧化分析 | 第31-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40页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方法 | 第32-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总黄酮的含量 | 第40-41页 |
·总多糖的含量 | 第41-42页 |
·总皂昔的含量 | 第42-43页 |
·总多酚的含量 | 第43-44页 |
·ABTS法测抗氧化活性 | 第44-45页 |
·FRAP法测抗氧化活性 | 第45-46页 |
·还原力法测抗氧化活性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抗胃癌提取液细胞氧化损伤实验 | 第49-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0页 |
·方法 | 第50-52页 |
·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 | 第52-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血管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模型构建 | 第54-55页 |
·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第55页 |
·提取物氧化损伤保护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提取液处理对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 第56-59页 |
·讨论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菱壳中抗胃癌活性成分的半仿生提取方法建立及优化 | 第61页 |
·抗胃癌提取液成分测定 | 第61-62页 |
·抗胃癌提取液抗氧化分析 | 第62页 |
·抗胃癌提取液细胞氧化损伤实验 | 第62页 |
·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 | 第62页 |
· | 第62-63页 |
·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