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行政法论文

美国公用事业管制法律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迪

前言第1-20页
上篇 公用事业管制一般理论第20-67页
 第一章 公用事业及其管制的一般性分析第21-43页
  第一节 公用事业和公用企业的定义、范围第21-23页
  第二节 公用事业的社会、经济重要性第23-25页
  第三节 公用事业的经济学特征第25-28页
   一、 规模经济第25-26页
   二、 范围经济第26-27页
   三、 次加性第27页
   四、 高度自然垄断与一般自然垄断第27-28页
  第四节 管制的定义第28-30页
  第五节 管制的基本特征第30-35页
   一、 公法性第30页
   二、 政策性第30-31页
   三、 社会性第31-32页
   四、 产业性第32页
   五、 技术性第32-33页
   六、 经济性第33页
   七、 外生性与内生性第33-34页
   八、 共时性与历时性第34-35页
  第六节 管制的结构要素分析第35-37页
   一、 文化要素第35页
   二、 体制要素第35-36页
   三、 规范要素第36-37页
  第七节 管制法律制度的功能第37-40页
   一、 控制功能第37页
   二、 激励功能第37-38页
   三、 解决争端功能第38-39页
   四、 管制功能的微观性和宏观性第39-40页
  第八节 公用事业管制的历史演进第40-43页
 第二章 公用事业管制基本理论探究第43-67页
  第一节 公用事业管制理论探源第43-52页
   一、 公共利益理论第43-47页
   二、 自然垄断理论第47-49页
   三、 公用事业管制理论基础的正本清源第49-52页
  第二节 公用事业管制理论的发展第52-62页
   一、 管制俘获理论:理想的境界与尴尬的现实第52-57页
   二、 公共选择理论:经济交易与政治过程第57-59页
   三、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下的管制与管制中的制度第59-62页
  第三节 关于美国管制理论的评价第62-67页
   一、 关于传统的规范性管制理论第62-63页
   二、 关于实证性管制理论第63-65页
   三、 关于我国法学研究中的规范性内容与实证性方法第65-67页
中篇 美国公用事业管制法律制度研究第67-153页
 第三章 美国公用事业管制法律制度的变迁第67-99页
  第一节 美国公用事业管制的历史、发展和改革第67-80页
   一、 美国公用事业管制的缘起第67-69页
   二、 历史阶段及重要事件第69-72页
   三、 立法、司法及行政管制模式的梯次演进第72-74页
   四、 放松管制运动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第74-80页
  第二节 美国公用事业管制立法分析第80-99页
   一、 公用事业管制的宪政基础第80-85页
   二、 管制权力的法律等级与冲突解决第85-88页
   三、 美国公用企业的基本义务和权利第88-91页
   四、 美国公用事业法定管制目标第91-92页
   五、 美国公用事业管制立法特点第92-95页
   六、 司法审查第95-99页
 第四章 美国公用事业管制机构、程序和内容第99-129页
  第一节 独立管制委员会第99-108页
   一、 州级管制机构第100-101页
   二、 联邦管制机构第101-102页
   三、 独立管制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第102-103页
   四、 对美国独立管制机构的评价第103-108页
  第二节 独立管制机构的管制程序第108-111页
   一、 规则制定程序第108-109页
   二、 听证或审理程序第109-110页
   三、 简化程序第110-111页
   四、 非正规程序第111页
  第三节 法定管制内容第111-129页
   一、 经济管制第112-125页
    (一) 费率管制第113-119页
    (二) 市场进出管制第119-125页
   二、 社会管制第125-129页
    (一) 质量管制第126页
    (二) 安全管制第126-127页
    (三) 环境管制第127页
    (四) 社会管制方面的重要立法和影响第127-129页
 第五章 美国公用事业管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第129-153页
  第一节 美国公用事业管制法律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第129-132页
  第二节 制度创新:激励性管制体制的构建第132-139页
   一、 激励性市场进入管制模式第132-136页
    (一) 可竞争市场第133-134页
    (二) 特许经营权竞争第134-136页
   二、 激励性价格管制模式第136-139页
    (一) 最高限价模式第136-138页
    (二) 标杆比较模式第138-139页
  第三节 管制时滞与激励效应第139-140页
  第四节 市场结构与激励性管制第140-143页
  第五节 非均衡管制第143-144页
  第六节 激励性管制的正当性分析第144-148页
   一、 对激励性市场进入管制模式的评价第144-145页
   二、 对激励性市场价格管制模式的评价第145-147页
   三、 小结第147-148页
  第七节 经济合理性审查第148-151页
   一、 成本与效益分析第148-150页
   二、 对经济合理性审查的评价第150-151页
  第八节 恩格尔系数定理与公共管制立法新趋势第151-153页
下篇 思考与展望:中国公用事业管制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第153-229页
 第六章 公用事业管制若干法律问题思考第153-188页
  第一节 管制与外部性第154-158页
  第二节 管制与行政法第158-161页
  第三节 管制与民商法第161-164页
  第四节 管制与经济法第164-171页
  第五节 管制与产权第171-176页
  第六节 管制与信息第176-180页
  第七节 管制与反垄断法第180-183页
  第八节 管制与搏弈第183-188页
 第七章 中国公用事业管制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第188-218页
  第一节 关于我国公用事业管制法学理论研究第188-191页
  第二节 关于我国公用事业管制立法第191-199页
  第三节 关于我国公用事业管制的机构体制第199-207页
  第四节 关于我国公用事业行业的进入管制与市场竞争第207-211页
  第五节 关于我国公用事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管制第211-218页
 第八章 重庆市××片区供水特许经授权书的实证分析第218-229页
  第一节 背景介绍第218-219页
  第二节 实证分析第219-228页
  第三节 总体评价第228-229页
结束语第229-23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35-245页
后记第245-246页

论文共2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丁酸、全反式维甲酸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体外增殖及对β-连环素、c-myc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黄自及其合唱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