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语境下的身体性理论阐释
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现代性语境下身体性理论缘起 | 第9-16页 |
第一节 现代性语境下“身体”问题研究的兴起 | 第9-10页 |
第二节 现代性语境下身体性理论兴起的原因 | 第10-16页 |
一 经济的发展 | 第10-11页 |
二 彼岸世界的坍塌 | 第11-12页 |
三 文化的多元走向 | 第12-13页 |
四 对抗权威的方式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关于身体感觉论述的历史演进 | 第16-27页 |
第一节 卡吉娅与阿蕾特--对选择的质疑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生命意志:叔本华与尼采的哲学本体 | 第18-21页 |
第三节 生命:狄尔泰生命哲学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性本能与无意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 第22-24页 |
第五节 作为一种方法的现象学 | 第24-27页 |
第三章 身体性理论阐述 | 第27-43页 |
第一节 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的身体 | 第27-33页 |
第二节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身体 | 第33-39页 |
第三节 作为一种话语方式的身体 | 第39-43页 |
第四章 身体性理论的得与失 | 第43-48页 |
第一节 身体性理论的贡献 | 第43-45页 |
第二节 身体性理论的困境 | 第45-48页 |
总结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