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分布式并行数据库系统DP-SQL的恢复机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1页
第二章 分布式并行数据库及其传统恢复机制第11-18页
   ·分布式并行数据库特征第11-13页
   ·传统恢复手段第13-18页
     ·备份恢复第13-14页
     ·日志恢复第14-18页
       ·日志类型第14-15页
       ·分布式并行数据库的日志恢复第15-16页
       ·检查点算法第16-18页
第三章 DP-SQL系统结构第18-35页
   ·系统结构第18-19页
   ·DP-SQL服务器结构第19-21页
   ·接口子系统第21-22页
   ·服务器管理子系统第22-24页
     ·日志管理模块第22页
     ·节点管理模块第22-23页
     ·启动与恢复第23页
     ·副本管理第23-24页
   ·分布式并行子执行系统第24-32页
     ·分布式并行执行流程第24-26页
     ·分布式查询机制第26-28页
     ·并发控制机制第28-30页
       ·封锁机制第28-29页
       ·时标第29页
       ·分布式并发控制第29-30页
     ·死锁检测与预防第30-32页
       ·分布式死锁预防设计思想第30-31页
       ·分布式死锁预防实现第31-32页
       ·死锁检测第32页
   ·通讯子系统第32-35页
第四章 DP-SQL的恢复机制第35-47页
   ·DP-SQL中的数据库状态第35-36页
   ·DP-SQL恢复处理第36-47页
     ·竞争过程第38-39页
     ·数据目录的恢复第39-40页
     ·备份恢复第40-42页
     ·检查点机制第42-44页
       ·相关定义第42-43页
       ·一致全局检查点算法第43-44页
     ·日志恢复机制第44-46页
       ·DP-SQL中的日志结构第44-45页
       ·恢复点第45页
       ·DP-SQL中的日志恢复算法第45-46页
     ·同步过程第46-47页
第五章 基于代理的动态恢复协议第47-62页
   ·现有日志恢复机制的不足第47页
   ·基于代理(Agent)的动态恢复协议第47-62页
     ·系统模型第47-48页
     ·协议细节第48-57页
       ·基于日志系统的恢复第49页
       ·从日志恢复过渡到基于Agent的恢复第49-52页
       ·基于Agent的恢复第52-55页
       ·同步过程第55-57页
     ·性能分析第57-61页
     ·有待改进的部分第61-62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历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渝怀线长寿长江特大桥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疏水改性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和絮凝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