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21页 |
| ·昆虫对Bt 抗性现状 | 第11-13页 |
| ·昆虫对Bt 杀虫剂田间抗性 | 第11页 |
| ·昆虫对Bt 杀虫剂室内抗性 | 第11-13页 |
| ·昆虫对转Bt 基因植物抗性 | 第13页 |
| ·Bt 简介 | 第13-14页 |
| ·抗性昆虫的筛选方法 | 第14-16页 |
| ·剂量反应法 | 第14页 |
| ·诊断/区分剂量法 | 第14页 |
| ·F1 代单雌系筛选法 | 第14页 |
| ·F2 代筛选法 | 第14-15页 |
| ·用室内已知的抗性种群的检测法 | 第15页 |
| ·田间诱集区直接检测法和田间调查加室内生测法 | 第15-16页 |
| ·DNA 分子标记法 | 第16页 |
| ·昆虫对Bt 的抗性机制 | 第16-19页 |
| ·昆虫对Bt 抗性的行为和生长方面的适应机制 | 第16页 |
| ·昆虫对Bt 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16-19页 |
| ·昆虫对Bt 抗性的分子机制 | 第19页 |
| ·靶标昆虫对转Bt 植物的抗性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 2 转Bt 基因杨树对杨扇舟蛾的影响 | 第21-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 ·材料采集与处理 | 第21-24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4-25页 |
|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 ·杨扇舟蛾实验种群死亡率 | 第26-27页 |
| ·杨扇舟蛾实验种群体内BtCry1Ab/1Ac 含量的分析 | 第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3 杨扇舟蛾实验种群对转Bt 基因杨树抗性遗传的SSR 分析 | 第28-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5页 |
| ·材料采集与处理 | 第28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8-29页 |
|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9-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 ·DNA 检测 | 第35页 |
| ·SSR-PCR 扩增 | 第35-36页 |
| ·杨扇舟蛾实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6-38页 |
| ·杨扇舟蛾实验种群遗传结构遗传结构的变化 | 第38-41页 |
| ·杨扇舟蛾实验种群间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4 结论 | 第43-44页 |
| 5 讨论 | 第44-48页 |
| ·Bt 抗性实验种群监测方法 | 第44页 |
| ·ELISA 法检测昆虫体内BtCry1Ab/1Ac | 第44-45页 |
| ·昆虫DNA 的提取 | 第45页 |
| ·SSR 反应体系 | 第45页 |
| ·微卫星位点在杨扇舟蛾昆虫的保守性和变异性 | 第45-46页 |
| ·杨扇舟蛾实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 第46页 |
| ·杨扇舟蛾实验种群对转Bt 基因杨树的抗性 | 第46-48页 |
| 6 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附录 | 第55-56页 |
| 作者简历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