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研究综述 | 第9-20页 |
·酸枣的资源分布概况 | 第9页 |
·酸枣仁的药用价值 | 第9-10页 |
·酸枣仁皂苷A 的检测方法 | 第10页 |
·酸枣仁皂苷A 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第10-11页 |
·分子印迹技术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分子印迹技术原理 | 第11-12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类 | 第12-13页 |
·分子印迹膜技术 | 第13-19页 |
·分子印迹膜的分类 | 第13页 |
·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分子印迹膜的合成条件 | 第15-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酸枣仁皂苷A 和B | 第20-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4页 |
·测定条件的确定 | 第21-22页 |
·PLS 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样品测定结果和回收率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酸枣仁皂苷A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 第25-35页 |
·引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印迹膜与非印迹膜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印迹复合膜结合性能表征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4页 |
·功能单体的确定 | 第27-28页 |
·引发方式的确定 | 第28页 |
·溶剂对印迹膜选择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引发剂用量对印迹膜选择性的影响 | 第29页 |
·模板/功能单体/交联剂的比例对印迹膜选择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模板洗脱条件的确定 | 第30-31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31-32页 |
·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32-33页 |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选择性 | 第33页 |
·膜通量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酸枣仁皂苷A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使用性能及应用 | 第35-42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样品制备方法 | 第36页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 第36页 |
·选择性截留方式的使用方法 | 第36页 |
·选择性渗透方式的使用方法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选择性截留方式的条件优化与应用 | 第37-38页 |
·选择性渗透方式的机理与应用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