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绪论: 大唐侠风铸诗魂——从文化学角度看唐代的侠风与文学 | 第8-31页 |
一、 唐代文学研究中一个有待开拓与深入的领域 | 第9-12页 |
二、 关于中国侠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问题 | 第12-19页 |
三、 唐代的侠风与侠文学 | 第19-27页 |
四、 唐代侠风与文学的关系 | 第27-31页 |
第一章 中国侠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 | 第31-52页 |
第一节 从刺客到游侠——中国侠的起源 | 第31-44页 |
第二节 诸子思想与中国侠的人格精神——中国侠的侠义观念和人格精神的形成与确立 | 第44-52页 |
第二章 中国侠的历史文化变迁 | 第52-92页 |
第一节 道义与秩序的离轨者——先秦两汉侠的社会存在与历史评估 | 第53-65页 |
第二节 从史家立传到文人歌咏——魏晋六朝及隋唐侠的文人创造 | 第65-73页 |
第三节 从世俗走向正义——宋元明清侠的观念意义的形成 | 第73-85页 |
第四节 极目古今话短长——中国侠的文化诠释 | 第85-92页 |
第三章 民族大融合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任侠高潮 | 第92-126页 |
第一节 唐代任侠风气的社会文化成因 | 第93-106页 |
第二节 兼容并包的时代文化心理与唐人的侠意识 | 第106-114页 |
第三节 唐代任侠之地域分布 | 第114-117页 |
第四节 唐代长安与游侠 | 第117-126页 |
第四章 唐代侠风之流变 | 第126-147页 |
第一节 南北文化的对立整合与初唐侠风——唐代侠风的承变期 | 第127-133页 |
第二节 时代精神的高扬与盛唐侠风——唐代侠风的高昂期 | 第133-139页 |
第三节 世风衰变与中晚唐侠风——唐代侠风的衰变期 | 第139-147页 |
第五章 唐代游侠之全景透析 | 第147-174页 |
第一节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唐代的少年游侠 | 第147-154页 |
第二节 忠为百世乐,义使令名彰——唐代的官侠 | 第154-159页 |
第三节 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唐代的文人之侠 | 第159-165页 |
第四节 去住知何处,空将一剑行——唐代的剑侠 | 第165-174页 |
第六章 唐代侠风与文人 | 第174-199页 |
第一节 唐代任侠风气与文人的人格理想 | 第175-184页 |
第二节 唐代任侠风气与文人的生活理想 | 第184-191页 |
第三节 唐代任侠风气与文人的审美理想 | 第191-199页 |
第七章 气势雄伟的唐人咏侠诗 | 第199-232页 |
第一节 唐人咏侠诗创作的社会文化渊源 | 第200-204页 |
第二节 唐代诗人和咏侠诗创作 | 第204-214页 |
第三节 唐人咏侠诗的内容与艺术 | 第214-224页 |
第四节 唐人咏侠诗的地位 | 第224-232页 |
第八章 开创风气的唐人豪侠小说 | 第232-291页 |
第一节 唐人豪侠小说篇目考辑 | 第234-258页 |
第二节 唐人豪侠小说之创变 | 第258-266页 |
第三节 唐人豪侠小说的内容 | 第266-272页 |
第四节 唐人豪侠小说的艺术 | 第272-278页 |
第五节 唐人豪侠小说侠客武功描写与杂技之关系 | 第278-291页 |
致谢 | 第291-292页 |
参考书目 | 第292-296页 |
附录1 | 第296-301页 |
附录2 | 第301-3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