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承袭--“都市革命”视野下的《三家巷》与《子夜》比较论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阐述 | 第6-12页 |
·《子夜》与《三家巷》的研究现状 | 第6-10页 |
·《子夜》的研究现状 | 第6-9页 |
·《三家巷》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子夜》与《三家巷》比较的可能性 | 第12-18页 |
·叙述的对象城市具备相似性 | 第12-15页 |
·港口与殖民城市 | 第12-13页 |
·思想与革命重地 | 第13-14页 |
·城市产业工人数量大 | 第14-15页 |
·工运高涨的革命之城 | 第15页 |
·皆以“城市革命”为叙述主题 | 第15-16页 |
·作者归属相似的左翼叙述传统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主题相同:社会方向的革命理念回答 | 第18-33页 |
·史诗巨绘:社会矛盾的全面刻画 | 第18-25页 |
·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刻画 | 第20-22页 |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 第22-24页 |
·以国共为主的多党派矛盾 | 第24-25页 |
·以文载道:社会走向的乐观预期 | 第25-33页 |
·阶级视点:革命理论洗礼下的共同选择 | 第25-29页 |
·以文载道:社会走向的乐观预期 | 第29-33页 |
第四章 主体相同:“资本家与工人”形象的时代塑造 | 第33-46页 |
·城市劳资矛盾的文学叙述与历史叙述 | 第33-36页 |
·文学想象 :“资本家” 描写的脸谱范式 | 第36-41页 |
·资本家罪恶发家论 | 第36-38页 |
·资本家性关系混乱 | 第38-41页 |
·时代叙述:工人主体的传奇演绎 | 第41-46页 |
·《子夜》:鱼龙混杂的工人群像 | 第41-43页 |
·《三家巷》:工人群体描写的传奇演绎 | 第43-46页 |
第五章 相似的二元阶级空间:都市文化与世俗描写 | 第46-53页 |
·城市物理空间阶级化 | 第47-50页 |
·“豪门”与“贫民”生活二元化对比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在校论文发表清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