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民用航空维修服务业概述 | 第8-12页 |
第一节 航空维修服务业的定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现代航空维修业经营的一些重要理念 | 第9-12页 |
一、 成本理念 | 第9页 |
二、 服务理念 | 第9页 |
三、 外包理念 | 第9-10页 |
四、 全球市场战略理念 | 第10页 |
五、 物流理念 | 第10页 |
六、 信息化理念 | 第10-11页 |
七、 绿色维修理念 | 第11页 |
八、 资源共享理念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世界民用航空维修业现状 | 第12-20页 |
第一节 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生产商介绍 | 第12-14页 |
第二节 世界航空维修服务业的现状 | 第14-20页 |
一、 航空维修服务商分类 | 第14-15页 |
二、 航空维修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三、 航空维修服务商拓展全球业务的主要方式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民用航空维修服务业现状及引进外资情况 | 第20-24页 |
第一节 我国航空维修服务业现状 | 第20-22页 |
一、 飞机维修方面 | 第21页 |
二、 发动机维修方面 | 第21-22页 |
三、 零部件维修方面 | 第22页 |
第二节 我国航空维修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一、 规模小,设备落后 | 第22页 |
二、 技术创新能力弱,服务单一 | 第22-23页 |
三、 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 第23页 |
四、 经济效益差 | 第23页 |
五、 人才缺乏 | 第23页 |
六、 引进外资有利于解决航空维修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外资进入我国民用航空维修服务业的策略和趋势 | 第24-49页 |
第一节 我国民用航空运输市场介绍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中国航空维修服务业的新格局 | 第26-29页 |
第三节 我国民用航空业的入世承诺与相关协定 | 第29-32页 |
一、 在航空器维修服务方面的承诺减让表 | 第29页 |
二、 在飞机零部件分销服务方面的承诺 | 第29-31页 |
三、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 | 第31-32页 |
第四节 入世后,外资进入我国民用航空维修服务业的分析 | 第32-36页 |
一、 我国民用航空维修服务业需要外资的进入 | 第32页 |
二、 “9.11”事件后的欧美航空业现状分析 | 第32-33页 |
三、 面对业务下滑,欧美航空业的应对措施 | 第33-34页 |
四、 中国航空维修服务业市场前景与外资进入分析 | 第34-36页 |
第五节 外资进入我国民用航空维修服务业可能的方式 | 第36-40页 |
一、 合资经营的方式进入 | 第36-38页 |
二、 合作经营的方式进入 | 第38页 |
三、 收购的方式进入 | 第38-39页 |
四、 外商与中国民营维修企业的可能合作方式 | 第39-40页 |
第六节 外商的投资决策和进入策略 | 第40-44页 |
一、 外商投资的决策过程 | 第40-41页 |
二、 中国维修服务市场的外资进入策略 | 第41-44页 |
第七节 影响外资进入中国民航维修服务业的因素 | 第44-46页 |
一、 对外商持股比例的限制 | 第44页 |
二、 中国民航业长期形成的问题是影响外资进入的障碍 | 第44-45页 |
三、 人才方面的因素也制约了外资的进入 | 第45页 |
四、 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 第45-46页 |
五、 一些目标市场投资风险大 | 第46页 |
第八节 GE航空发动机集团进入中国民用航空维修服务业的研究(案例 | 第46-49页 |
一、 通用电气公司GE简介 | 第46-47页 |
二、 GE航空发动机集团介绍 | 第47-48页 |
三、 GE航空发动机集团的进入策略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中国民用航空维修服务业中资企业对策分析 | 第49-55页 |
第一节 外资的进入有利于中国民航维修服务业的发展 | 第49-51页 |
一、 外资的进入有助于维修服务企业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 第49-50页 |
二、 外资的进入有利于维修服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50页 |
三、 外资的进入有利于维修服务企业赢得新的市场 | 第50页 |
四、 外资进入中国民航维修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第50-51页 |
第二节 中国民航维修服务业中资企业对策分析 | 第51-55页 |
一、 加速国内民用航空维修服务业体制改革 | 第51页 |
二、 建立维修战略联盟 | 第51-52页 |
三、 进一步吸引外资 | 第52-53页 |
四、 引导外资进入民营航空维修服务企业 | 第53页 |
五、 培养国际化人才 | 第53页 |
六、 研究和借鉴新加坡发展航空维修服务业的经验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