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泻热法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21页 |
| ·现代医学对脓毒症的认识 | 第10-16页 |
|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 | 第10-12页 |
| ·急性肺损伤与脓毒症 | 第12-14页 |
| ·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 | 第14-16页 |
|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 | 第16-20页 |
| ·脓毒症辩证体系 | 第16-17页 |
| ·毒邪病因及其致病机制 | 第17页 |
|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主要方法和机制 | 第17-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1-27页 |
| ·实验目的 | 第21页 |
| ·研究材料 | 第21页 |
| ·实验动物 | 第21页 |
|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脓毒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 ·中药制备 | 第22页 |
| ·分组 | 第22页 |
| ·给药方法 | 第22页 |
| ·标本采集 | 第22页 |
| ·标本处理 | 第22页 |
|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22页 |
| ·结果 | 第22-27页 |
| ·24h、48h死亡率 | 第22-23页 |
| ·内毒素及降钙素原影响 | 第23-24页 |
| ·血气指标变化 | 第24页 |
| ·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光镜观察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临床观察 | 第28-31页 |
| ·临床资料 | 第28页 |
| ·一般资料 | 第28页 |
| ·诊断标准 | 第28页 |
| ·治疗方法 | 第28-29页 |
| ·西医治疗 | 第28页 |
| ·中医治疗 | 第28-29页 |
| ·其他 | 第29页 |
| ·观察指标 | 第29页 |
| ·结果 | 第29页 |
| ·典型病例 | 第29-30页 |
| ·治疗组 | 第29-30页 |
| ·对照组 | 第30页 |
| ·讨论 | 第30-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1页 |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31-32页 |
| ·存在问题 | 第31页 |
| ·展望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 附录 | 第36-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