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符号说明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1. 1 热能制冷技术概述 | 第10-13页 |
1. 2 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1. 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吸附式制冷原理 | 第18-32页 |
2. 1 吸附和解吸 | 第18-25页 |
2. 2 吸附制冷的循环方式 | 第25-28页 |
2. 3 吸附床的性能和结构 | 第28-30页 |
2. 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非平衡吸附机理 | 第32-42页 |
3. 1 非平衡吸附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32-34页 |
3. 2 化学吸附工质对吸附速度方程的研究 | 第34-37页 |
3. 3 CaCl_2-NH_3工质对吸附速度方程的实验研究 | 第37-40页 |
3. 4 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化学吸附式制冷的实验研究 | 第42-53页 |
4. 1 实验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第42-45页 |
4. 2 吸附床的结构设计 | 第45页 |
4. 3 实验系统的配置 | 第45-50页 |
4. 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 | 第50-51页 |
4. 5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吸附床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3-65页 |
5. 1 概述 | 第53-56页 |
5. 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5. 3 针对本文吸附床的控制方程组和边界条件 | 第58-63页 |
5. 4 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数值计算方法 | 第65-81页 |
6. 1 概述 | 第65-68页 |
6. 2 摄动差分方法 | 第68-76页 |
6. 3 吸附床传热传质问题的计算方法和离散格式 | 第76-79页 |
6. 4 小结 | 第79-81页 |
第七章 实验与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1-105页 |
7. 1 实验测试和数值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81-83页 |
7. 2 实验测试和数值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83-89页 |
7. 3 吸附床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值分析 | 第89-94页 |
7. 4 吸附床传热传质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94-102页 |
7. 5 小结 | 第102-105页 |
第八章 吸附制冷技术工程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 第105-117页 |
8. 1 吸附制冷装置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8. 2 吸附工质对的耐久性问题 | 第107-111页 |
8. 3 数值模拟在吸附式制冷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 第111-116页 |
8. 4 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7-121页 |
9. 1 结论 | 第117-119页 |
9. 2 展望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5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