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内科论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脂血症中医病理模型构建及针刺特异性治疗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英文缩略语第10-12页
序言第12-14页
■临床基础研究第14-54页
 前言第14-16页
 第一部分: 构建高血脂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病理模型第16-34页
  方法与资料第16-17页
  中医证候临床基本资料第17-24页
   Ⅰ. 病理因素在高血脂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权重第17-19页
   Ⅱ. 高血脂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演变规律分析第19-21页
   Ⅲ. 病理辐射与气虚、阴虚、五脏定位、致病因子的关系第21-24页
  讨论第24-34页
   一. 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第24-26页
   二. 证有有形无形、客观主观之分第26-27页
   三. 从“证”的模型构建解释实验中有关概念第27-28页
   四. 构建高血脂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病理模型第28-32页
    1. 病位在“脑”、“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是高血脂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病机第28-29页
    2. “风火煽动,痰热肆虐”是急性期病理演变的主要动因第29-31页
    3. “病理辐射”涉及多经络第31-32页
   五. 反思中医病理学“证”的研究第32-34页
 第二部分: “醒法”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治疗作用分析第34-54页
  资料与方法第34-54页
   一. “醒法”特异性治疗作用分析第37-49页
    Ⅰ. “醒法”对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第37-39页
    Ⅱ. 特异性治疗作用因子分析第39-46页
    Ⅲ. 治疗时间-疗效结果分析第46-49页
   二. “醒法”非特异性治疗作用分析第49-54页
■实验研究第54-83页
 前言第54-60页
  资料与方法第54-60页
 第一部分: “醒法”对高血脂MCAO兔GAP-43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第60-66页
  Ⅰ. “醒法”对高血脂MCAO兔GAP-43的影响第60-62页
  Ⅱ. “醒法”对高血脂MCAO兔GAP-43mRNA表达的影响第62-66页
 第二部分: “醒法”对高血脂MCAO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第66-72页
  Ⅰ. “醒法”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第66-67页
  Ⅱ. “醒法”对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第67-69页
  Ⅲ. “醒法”对神经营养素-3(NT-3)的影响第69-72页
 第三部分: “醒法”对高血脂MCAO兔VCAM-1的影响第72-76页
  Ⅰ. “醒法”对血清sVCAM-1的影响第72-73页
  Ⅱ. “醒法”对脑血管VCAM-1的影响第73-76页
 讨论第76-83页
  一. 神经营养因子(NTFs)对神经再塑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第76-77页
  二. 脑缺血后NTFs的变化第77页
  三. “醒法”能提高NTFs的内源性表达第77-78页
  四. 生长相关蛋白(GAP-43)是神经再生/再塑的的分子标志物(molecular marker)第78页
  五. GAP-43表达调控第78-79页
  六. 神经元合成GAP-43的作用第79页
  七. GAP-43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第79页
  八. 脑缺血后GAP-43的时空表达第79-80页
  九. “醒法”能促进GAP-43的表达第80页
  十. 脑缺血后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表达的变化第80-81页
  十一. 血脂代谢紊乱时VCAM-1的变化第81-82页
  十二. “醒法”对VCAM-1的影响第82-83页
小结第83-84页
序言参考文献第84-85页
临床基础研究参考文献第85-86页
实验研究参考文献第86-91页
图片第91-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中草药名鉴数据库及数据分析系统
下一篇: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氮素营养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