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问题研究

目录第1-6页
1. 绪论第6-10页
 1.1 序言第6-7页
 1.2 养老金平衡的概念与内涵第7页
 1.3 养老金制度的有关模式第7-10页
2. 我国养老基金的平衡现状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第10-19页
 2.1 养老基金供需平衡现状第10-12页
 2.2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第12-16页
  2.2.1 人口老龄化的常用经济指标第12-13页
  2.2.2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第13-14页
  2.2.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第14-16页
 2.3 人口老龄化使现收现付制难以为继第16-19页
  2.3.1 现收现付制度下养老保险的均衡分析第16-18页
  2.3.2 结论第18-19页
3.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与存在的问题第19-30页
 3.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回顾第19-20页
 3.2 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第20-21页
 3.3 我国“统帐结合”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初衷第21-22页
  3.3.1 “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模式的内涵第21-22页
  3.3.2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模式的目的第22页
 3.4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2-26页
 3.5 实行基金完全积累模式养老金制度的国家给我们的借鉴第26-30页
  3.5.1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第26-28页
  3.5.2 智利私人管理的养老金制度第28-29页
  3.5.3 借鉴与启示第29-30页
4. 我国隐性养老金债务的测定第30-38页
 4.1 隐性养老金债务的定义第30页
 4.2 中国隐性养老金累积债务的测算方法第30-33页
  4.2.1 隐性养老金累积债务的测算模型第30-32页
  4.2.2 测算的时间依据第32页
  4.2.3 精算假设第32页
  4.2.4 职工分年龄人数的估计第32-33页
  4.2.5 职工分年龄工资的估计第33页
 4.3 精算估计结果第33-38页
  4.3.1 对“老人”债务的估计第33-35页
  4.3.2 对“中人”债务的估计第35-36页
  4.3.3 结论第36-38页
5. 我国养老基金平衡的对策第38-53页
 5.1 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应有的选择,建立多层次的养老金制度模式第38-40页
  5.1.1 我国现有养老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第38页
  5.1.2 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第38-40页
 5.2 对第一层次基本养老金计划基金平衡的分析第40-43页
  5.2.1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社会统筹层次第40-41页
  5.2.2 强化征缴手段,开征社会保障税,提高基金收缴率第41-42页
  5.2.3 加强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开发养老保险基金资源第42-43页
 5.3 对第二层次职业养老金计划中个人帐户养老金平衡的分析第43-50页
  5.3.1 根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特点,分阶段提高劳动者退休年龄第43-46页
  5.3.2 加强养老基金的投资运用,促进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第46-48页
  5.3.3 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填补养老金隐性债务缺口,保证基金平衡运行第48-50页
 5.4 多渠道筹集养老基金,切实保障多层次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第50-53页
  5.4.1 征收国家土地地租第50-51页
  5.4.2 税收筹资第51页
  5.4.3 公有住房的出售收入第51-52页
  5.4.4 发行社会保险福利彩票第52-53页
注释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外资产证券化运作研究及在我国的试行分析
下一篇: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现实结合——从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的理论视角审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