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制剂学研究

前言第1-20页
 一、课题来源第9-10页
 二、课题相关研究概况第10-14页
 三、本课题的设计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参考文献第15-20页
仪器和试剂第20-21页
第一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稳定性研究第21-31页
 1 实验方法第21-22页
  1.1 rhEGF的放射免疫分析(RIA)第21-22页
   1.1.1 标准曲线测定第21页
   1.1.2 样品测定第21-22页
  1.2 温度和pH对rhEGF稳定性的影响第22页
  1.3 不同添加剂对rhEGF稳定性的影响第22页
  1.4 低浓度rhEGF的稳定性和吸附考察第22页
  1.5 rhEGF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考察第22页
 2 实验结果第22-28页
  2.1 不同温度下pH对rhEGF稳定性的影响第22-24页
  2.2 不同pH缓冲液中温度对rhEGF稳定性的影响第24-25页
  2.3 不同添加剂对rhEGF稳定性的影响第25-26页
  2.4 低浓度时rhEGF的稳定性和吸附考察第26-28页
  2.5 rhEGF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第28页
 3 讨论第28-29页
 4 结论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1页
第二章 rhEGF外用制剂的研究第31-62页
 第一节 rhEGF凝胶剂的处方筛选和质量评价第31-42页
  1 实验方法第31-33页
   1.1 不同基质凝胶剂的制备第31-32页
   1.2 卡泊姆凝胶剂的制备第32页
   1.3 凝胶剂特性考察第32页
   1.4 rhEGF凝胶剂的含量测定第32页
   1.5 rhEGF凝胶剂的体外释放第32-33页
  2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33-42页
   2.1 凝胶剂基本处方的筛选第33页
   2.2 不同型号卡泊姆对凝胶剂特性的影响第33-35页
   2.3 中和剂三乙胺(TEA)用量对凝胶剂特性的影响第35-36页
   2.4 卡泊姆浓度对凝胶剂特性的影响第36-38页
   2.5 rhEGF凝胶剂的处方和制备方法第38-39页
   2.6 rhEGF凝胶剂的质量考察第39-42页
 第二节 rhEGF乳膏剂的处方筛选和质量评价第42-47页
  1 实验方法第42-44页
   1.1 乳膏剂的制备第42-43页
   1.2 乳膏的制剂学稳定性观察第43页
   1.3 乳膏处方成份和用量对制剂质量的影响考察第43页
   1.4 乳膏剂的pH和保湿性第43页
   1.5 rhEGF乳膏剂的含量和体外释放第43-44页
  2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4-47页
   2.1 乳膏剂处方成份和用量对制剂质量的影响第44页
   2.2 rhEGF乳膏剂的质量考察第44-47页
 第三节 rhEGF外用制剂的药效学评价第47-62页
  1 rhEGF用于大鼠背部皮肽全层切除创伤模型的药效学试验第48-55页
   1.1 动物第48页
   1.2 治疗分组设计第48页
   1.3 试验方法第48-50页
   1.4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0-55页
  2 rhEGF用于大鼠背部烫伤模型的药效学试验第55-61页
   2.1 动物第55页
   2.2 治疗分组设计第55页
   2.3 试验方法第55-56页
   2.4 试验结果和讨论第56-61页
  3 结论第61-62页
第三章 rhEGF口服制剂的初步研究第62-88页
 第一节 生物粘附性胃漂浮缓释制剂的初步筛选第63-74页
  1 实验方法第63页
   1.1 片剂制备第63页
   1.2 漂浮性测定第63页
   1.3 生物粘附性测定第63页
   1.4 药物释放测定第63页
  2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63-74页
   2.1 处方组成对片剂漂浮性的影响第63-67页
   2.2 压片力对片剂漂浮性的影响第67页
   2.3 生物粘附性测定方法的优化第67-69页
   2.4 处方组分对片剂生物粘附性的影响第69-72页
   2.5 生物粘附性胃漂浮片处方组成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第72页
   2.6 模型药物分子量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第72-74页
 第二节 rhEGF的pH敏感性溶液的处方筛选和药效学评价第74-86页
  1 rhEGF的pH敏感性溶液的处方确定第75-76页
  2 rhEGF用于消化道溃疡的药效学试验第76-86页
   2.1 rhEGF用于无水乙醇损伤模型的药效学试验第76-79页
    2.1.1 动物第77页
    2.1.2 给药组设计第77页
    2.1.3 试验方法第77页
    2.1.4 试验结果第77-79页
   2.2 rhEGF用于乙酸烧灼型溃疡模型的药效学试验第79-86页
    2.2.1 动物第79页
    2.2.2 给药组设计第79页
    2.2.3 试验方法第79-80页
    2.2.4 试验结果第80-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结论第88-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番茄低温耐受性机理及遗传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牵张刺激心肌细胞肥大的跨膜信号传递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