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8-9页 |
·理论综述 | 第9-12页 |
·政府投资行为理论综述 | 第9-11页 |
·城镇化进程和政府投资行为的关系 | 第11-12页 |
·动因分析 | 第12-15页 |
·区域经济发展和二元经济制视角的县级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 第12-13页 |
·公共产品供给和财政分权视角的县级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城镇化进程中云南省县级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演变 | 第17-24页 |
·云南省城镇化与县级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历程 | 第17-21页 |
·云南省县级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 第17-18页 |
·云南省县级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演变 | 第18-21页 |
·目前城镇化进程中的云南省县级地方政府投资 | 第21-24页 |
·目前城镇化进程中云南省县级地方政府投资总体情况 | 第21-22页 |
·云南省县级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主要形式 | 第22-24页 |
第3章 云南省县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投资导向分析 | 第24-33页 |
·云南省县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集群划分和投资导向 | 第24-29页 |
·云南省县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集群划分 | 第24-26页 |
·云南省不同县区发展集群的经济社会发展导向 | 第26-28页 |
·云南省不同县区发展集群的地方政府投资导向 | 第28-29页 |
·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投资导向 | 第29-33页 |
·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第29-30页 |
·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30-31页 |
·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导向 | 第31-32页 |
·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地方政府投资导向 | 第32-33页 |
第4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33-41页 |
·美国地方政府投融资经验 | 第33-34页 |
·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作用 | 第33页 |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来源 | 第33页 |
·私人部门广泛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第33-34页 |
·美国阿拉巴马州杰斐逊县政府破产案 | 第34-35页 |
·杰斐逊县政府破产案的回顾 | 第34页 |
·杰斐逊县公共财政破产的原因 | 第34-35页 |
·杰斐逊县政府破产案的反思 | 第35页 |
·上海市闵行区社会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经验 | 第35-37页 |
·闵行区社会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背景 | 第35页 |
·闵行区社会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内容 | 第35-37页 |
·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造新城运动 | 第37-39页 |
·清水河县造新城运动的回顾 | 第37-38页 |
·清水河县造新城运动的反思 | 第38-39页 |
·国内外政府投融资经验的启示 | 第39-41页 |
第5章 城镇化进程中云南省县级地方政府投资工作政策建议 | 第41-52页 |
·经济欠发达县区地方政府投资定位是主导地方经济发展 | 第41-44页 |
·确立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 | 第41-42页 |
·地方政府投资3个方面的施政导向 | 第42-43页 |
·科学处理政府投资与市场机制投资的关系 | 第43-44页 |
·经济发达县区地方政府投资定位是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 第44-45页 |
·数量上的公共产品供给保证 | 第44页 |
·质量上的公共产品供给保证 | 第44-45页 |
·公共产品供给的可持续性保证 | 第45页 |
·科学决策是县级地方政府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 | 第45-47页 |
·科学编制和论证投资规划 | 第46页 |
·积极引导民间社会投资投向 | 第46-47页 |
·构建有利于提高县级地方政府投资绩效的制度体系 | 第47-49页 |
·确立各类城乡发展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效用 | 第47页 |
·建立科学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系 | 第47-48页 |
·建立民生导向的投资政绩考核体系 | 第48-49页 |
·构建有利于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制度体系 | 第49-50页 |
·拓展农民非农就业空间 | 第49页 |
·清除人口迁徙和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 | 第49-50页 |
·全方位推进城乡体制综合改革 | 第50页 |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50-52页 |
·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城镇化的制度基础 | 第50页 |
·积极利用制度外因素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异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