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8-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每二章 P2P网络和基于信誉值的激励机制概述 | 第13-19页 |
·P2P网络概述 | 第13-14页 |
·节点类型 | 第14-15页 |
·主要的基于信誉值的模型 | 第15-16页 |
·P2P网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局部信任模型中信誉值计算的主要技术研究 | 第19-24页 |
·主要的信誉值计算模型 | 第19-21页 |
·主要的间接信誉值聚合的方法 | 第21-22页 |
·信誉值计算的主要参数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一种基于信誉值激励机制的设计 | 第24-43页 |
·信誉值的定义 | 第24-25页 |
·直接信誉值 | 第25-28页 |
·间接信誉值 | 第28-29页 |
·聚合信誉评价 | 第29页 |
·直接互惠机制 | 第29-31页 |
·消息监听机制 | 第31-32页 |
·负载均衡策略 | 第32-33页 |
·适应性带宽分配策略 | 第33-34页 |
·biased neighbor selection(BNS)机制 | 第34-35页 |
·惩罚机制 | 第35-38页 |
·节点状态模型 | 第38-41页 |
·节点状态类型 | 第39页 |
·状态转换函数 | 第39-40页 |
·状态转换规则 | 第40-41页 |
·安全机制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基于信誉值激励机制的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43-54页 |
·激励机制的鲁棒性分析 | 第43-44页 |
·激励构建的实现及系统架构 | 第44-46页 |
·实验模拟及性能分析 | 第46-53页 |
·实验假设条件 | 第46-4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4-57页 |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54-55页 |
·未来的工作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