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 第8页 |
·研究合成荧光单体的意义 | 第8-10页 |
·荧光示踪剂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物理共混 | 第10页 |
·聚合物改性 | 第10-11页 |
·荧光单体共聚 | 第11页 |
·荧光单体的合成进展 | 第11-13页 |
·芘类荧光单体 | 第11页 |
·1,8-萘酰亚胺类荧光单体 | 第11-13页 |
·荧光标识丙烯酰胺单体的合成 | 第13页 |
·香豆素类荧光单体 | 第13-15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制备及表征 | 第16-26页 |
·概述 | 第16页 |
·主要原料与仪器 | 第16-17页 |
·实验部分 | 第17-25页 |
·合成反应式 | 第17页 |
·实验步骤 | 第17页 |
·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17-18页 |
·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结构表征及热稳定性分析 | 第18-21页 |
·影响7-羟基-4-甲基香豆素产率的因素 | 第21-23页 |
·7-羟基-4-甲基香豆素合成反应的正交实验 | 第23-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3 7-乙酰氧基-4-甲基香豆素的制备及表征 | 第26-35页 |
·概述 | 第26页 |
·主要原料与仪器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33页 |
·合成反应式 | 第26页 |
·实验步骤 | 第26页 |
·7-乙酰氧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26-27页 |
·7-乙酰氧基-4-甲基香豆素的结构表征及热稳定性分析 | 第27-30页 |
·影响7-乙酰氧基-4-甲基香豆素产率的因素 | 第30-32页 |
·7-乙酰氧基-4-甲基香豆素合成反应的正交实验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4 溴甲基取代香豆素与溴代香豆素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48页 |
·概述 | 第35页 |
·主要原料与仪器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40页 |
·合成反应式 | 第35-36页 |
·实验步骤 | 第36页 |
·7-乙酰氧基-4-溴甲基香豆素的合成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36页 |
·7-乙酰氧基-4-溴甲基香豆素的结构表征及热稳定性分析 | 第36-40页 |
·3,6,8-三溴-4-甲基-7-羟基香豆素的合成与表征 | 第40-47页 |
·仪器及药品 | 第40页 |
·3,6,8-三溴-4-甲基-7-羟基香豆素的制备 | 第40-41页 |
·晶体结构测定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5 香豆素类标记的季铵盐荧光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55页 |
·概述 | 第48页 |
·主要原料与仪器 | 第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3页 |
·合成反应式 | 第48-49页 |
·实验步骤 | 第49页 |
·季铵盐荧光单体的合成机理探讨 | 第49-50页 |
·季铵盐荧光单体的结构表征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6 荧光单体的性能评定 | 第55-61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55页 |
·荧光单体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55-56页 |
·荧光单体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 | 第56-57页 |
·荧光单体的杀菌性能评定 | 第57-59页 |
·荧光单体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7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