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第一章 图形设计的意味 | 第9-12页 |
| ·图形的概念与溯源 | 第9-10页 |
| ·图形设计是唤醒眼睛、沟通心灵的艺术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陌生化”理论对艺术创新具有普遍性意义 | 第12-18页 |
| ·“陌生化”的实质在于“打破惯性思维” | 第12-14页 |
| ·“陌生化”的审美标准在于“制造心理的新奇感” | 第14-15页 |
| ·“陌生化”理论在图形设计中的定位 | 第15-18页 |
| 第三章 现代图形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的“陌生化”现象 | 第18-37页 |
| ·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发展,体现了图形设计在思维层面的“陌生化” | 第18-22页 |
| ·立体主义强调多视点表现事物 | 第18-19页 |
| ·达达主义在否定中确立新的价值 | 第19页 |
| ·超现实主义在潜意识中开拓独特的幻想空间 | 第19-21页 |
| ·风格派追求高度理性的视觉秩序 | 第21-22页 |
| ·多种创意手法的运用,体现了图形设计在表现层面的“陌生化” | 第22-33页 |
| ·对传统二维空间的探索 | 第22-28页 |
| ·对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 第28-33页 |
| ·现代创作手段的革新,体现了图形设计在技术层面的“陌生化” | 第33-37页 |
| ·摄影技术的发展 | 第34页 |
| ·数码技术的进步 | 第34-35页 |
| ·手绘插画的运用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陌生化”理论对当代图形设计的启示 | 第37-44页 |
| ·“陌生化”理论提高图形信息的传播性 | 第37-38页 |
| ·“陌生化”理论增强了图形设计的趣味性 | 第38-40页 |
| ·“陌生化”理论促进了图形设计的原创性 | 第40-41页 |
| ·“陌生化”理论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价值 | 第41-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