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隧道支护结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围岩稳定与支护结构设计理论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0-13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围岩稳定和支护结构基本理论 | 第14-24页 |
·岩体的弹朔性屈服准则 | 第14-16页 |
·Mohr-Coulomb 屈服准则 | 第14-15页 |
·Drucker-Prager 屈服准则 | 第15-16页 |
·支护结构概述 | 第16-20页 |
·初期支护概述 | 第17-20页 |
·复合式衬砌参数设置参考 | 第20页 |
·围岩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研究理论 | 第20-24页 |
第三章 力学计算方法在隧道结构中的应用 | 第24-34页 |
·地下支护结构与围岩稳定的力学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结构力学方法 | 第24页 |
·现代岩体力学方法 | 第24-25页 |
·数值分析方法原理在隧道结构中的应用 | 第25-34页 |
·二维等参元的刚度矩阵 | 第26-28页 |
·有限单元法(FEM)在围岩与隧道衬砌中的应用原理 | 第28-34页 |
第四章 围岩支护前后数值模拟过程与对比分析 | 第34-46页 |
·本文模拟软件介绍 | 第34-35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过程 | 第35-38页 |
·支护后结构参数的处理方法 | 第38-39页 |
·支护结构对隧道围岩力学作用模拟 | 第39-46页 |
·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39-41页 |
·后处理——结果可视化 | 第41页 |
·应力场分析 | 第41-43页 |
·位移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塑性区分析 | 第45-46页 |
第五章 隧道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6-62页 |
·工程概况 | 第46-48页 |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 第46-47页 |
·地质构造 | 第47页 |
·结构的净空横断面 | 第47页 |
·支护结构设计 | 第47-48页 |
·锚杆间距对隧道围岩力学行为的影响 | 第48-51页 |
·应力和位移场分析 | 第49-51页 |
·塑性范围分析 | 第51页 |
·锚杆辐射范围对隧道围岩力学行为的影响 | 第51-54页 |
·围岩埋深不同情况下支护对围岩力学行为的影响 | 第54-56页 |
·位移随埋深变化情况分析 | 第55页 |
·应力随埋深变化情况分析 | 第55-56页 |
·喷射混凝土相关参数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喷射混凝土厚度对围岩稳定性影响 | 第56-57页 |
·喷射混凝土强度对围岩稳定性影响 | 第57-58页 |
·分析讨论 | 第58页 |
·锚杆加密在老岭隧道中的应用分析 | 第58-62页 |
·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位移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工作所得的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论文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摘要 | 第67-69页 |
ABSTRACT | 第69-73页 |
感谢 | 第73-74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