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新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4页
一、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历史嬗变第14-21页
 (一) 马克思之前的社会有机体思想第14-18页
  1. 古希腊的朴素社会有机体思想第14-15页
  2. 中世纪的神学社会有机体思想第15-16页
  3. 近代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因子第16页
  4. 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社会有机体思想第16-18页
 (二) 马克思同代的实证主义社会有机体学说第18-21页
  1. 孔德的社会有机体学说第19-20页
  2.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第20-21页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创立第21-40页
 (一)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创立背景第22-26页
  1. 资本主义蒸蒸日上又矛盾重重,“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第22-23页
  2. 自然科学迅猛发展,开始冲破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束缚第23-24页
  3. 西方思想界“百家争鸣”,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正在形成第24-26页
 (二)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创立过程第26-34页
  1. 理论萌芽第26-27页
  2. 正式提出第27-29页
  3. 系统展开第29-31页
  4. 补充完善第31-34页
 (三)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革命性变革第34-40页
  1. 对思辨社会有机体思想的颠覆第34-36页
  2. 对机械论社会历史观的扬弃第36-37页
  3. 对实证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超越第37-40页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构架第40-71页
 (一) 社会有机体的本质和整体性第40-44页
  1.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40-42页
  2. 社会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第42-44页
 (二) 社会有机体的构成第44-54页
  1. 社会有机体的要素第44-48页
  2. 社会有机体的结构第48-54页
 (三) 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第54-64页
  1. 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基本规律第54-57页
  2. 发展动力:根本动力论、最终动力论、直接动力论、原动力论与“合力论”内在一致地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动力第57-61页
  3. 发展图式:社会再生产发展图式、人的发展图式、社会实践发展图式和社会形态发展图式的有机统一第61-64页
 (四) 社会有机体的形态第64-71页
  1. 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有机体的概念辨析第64-66页
  2. 社会形态的结构是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的有机联结第66-67页
  3.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大社会形态与小社会形态的交互演进第67-71页
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代价值第71-79页
 (一) 为发展和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理论视阈第71-74页
 (二) 为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直接的哲学依据第74-76页
 (三) 为推进思维和实践方式的现代化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第76-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在校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3-85页
后记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点面结合法探析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效率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