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陆贽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研究综述第10-11页
引言第11页
第一章 德行第11-30页
 第一节 政治品德第11-24页
  1. 德宗继位之后的严峻形势第12-14页
  2. 上不负天子的侍君之道第14-22页
  3. 下不负所学的为臣之道第22-24页
 第二节 个人品德第24-30页
  1. 廉洁奉公第24-26页
  2. 大公至正第26-27页
  3. 以直报怨第27-30页
第二章 言语第30-42页
 第一节 辩才无碍的论辨艺术第30-31页
 第二节 醇然儒者的学术渊源第31-42页
  1. 中唐时江南的儒学传统第31-33页
  2. 陆贽部分学术观点第33-40页
  3. 古今对陆贽学养深厚的认同、赞许第40-42页
第三章 政事第42-64页
 第一节 功业辉煌的“救时内相”第42-51页
  1. 翰林渊源第43-44页
  2. 运筹帷幄第44-45页
  3. 奉天赦书第45-47页
  4. 救时“内相”第47-48页
  5. 一言兴邦第48-49页
  6. 庙堂运筹第49-50页
  7. 罢战息兵第50-51页
 第二节 为国求贤知贡举第51-52页
 第三节 志不得申的宰相岁月第52-59页
  1. 荐贤举能第52-53页
  2. 正邪不两立第53-54页
  3. 充实边备第54-55页
  4. 为左降官谋福祗第55页
  5. 关怀民生第55-56页
  6. 独斗佞臣第56-59页
 第四节 十年贬谪第59-61页
  1. 不为良相为良医第59-60页
  2. 与李吉甫的交往第60-61页
 第五节 千秋评论第61-64页
第四章 文学第64-91页
 第一节 陆贽之前的唐文演变第65-73页
  1. 岑文本、魏征等人的奏疏第66-68页
  2. 初唐四杰第68-69页
  3. 陈子昂的开创之功第69-70页
  4. 尚实、尚质的《史通》第70-71页
  5. 燕许大手笔第71-73页
 第二节 陆贽对前代骈文的继承和新变第73-75页
 第三节 陆贽骈文的结构、章法、句式特点第75-83页
  1. 双行偶句的骈俪外形,气韵流转的古文气势第75-78页
  2. 篇幅加长,骈而不滞,不刻意用骈或用散第78-80页
  3. 多用排比句增强文章气势第80-81页
  4. 论辩周详,揣摩心态细致入微第81-83页
 第四节 陆贽骈文的语言和用典第83-91页
  1. 情感真挚,以“诚”感人第83-85页
  2. 语言纡徐婉转、平正温和第85-88页
  3. 开卷了然,简洁明快第88-89页
  4. 陆贽文中的“用典”第89-91页
第五章 嗣响第91-98页
 第一节 对宋代作者的影响第91-96页
  1. 对欧阳修的影响第91-93页
  2. 对王安石的影响第93-94页
  3. 对苏轼的影响第94页
  4. 对汪藻等人的影响第94-96页
 第二节 对清代诸家的影响第96-98页
注释及参考文献第98-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刘攽及其诗歌研究
下一篇:寂寥抱冬心--论金农的诗心与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