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8-9页
     ·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重要性第8页
     ·黄河三角洲湿地面临的问题第8-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0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9-10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0页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第10-13页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发展第11页
     ·建立地下水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第11-12页
     ·主要数值方法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地下水模拟系统(G MS)第13-16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6-22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6-20页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6-17页
     ·气候条件第17-18页
     ·降水第18-19页
     ·蒸发第19-20页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述第20-21页
     ·地貌特征第20页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概述第20页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第20-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第22-38页
   ·研究区概念模型第22-23页
     ·含水层结构第22页
     ·研究区边界概化第22页
     ·研究区源汇项概化第22-23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第23-24页
     ·地下水系统数学模型第23-24页
     ·求解第24页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第24-32页
     ·初始条件第25-26页
     ·边界条件的输入第26页
     ·水文地质参数第26-28页
     ·源汇项处理第28-29页
     ·时间离散第29页
     ·模型网格剖分第29-30页
     ·子程序包选择第30-31页
     ·算法选择第31-32页
   ·模型的识别校证第32-36页
     ·拟合流场分析第32-34页
     ·地下水流场分析第34-35页
     ·模型的校证第35页
     ·误差分析第35-36页
   ·水均衡分析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地下水水质模型第38-46页
   ·模块化的三维运移模型(MT3DMS)第38-40页
     ·MT3DMS的基本方程第38-39页
     ·对流弥散方程的求解第39-40页
     ·MT3DMS的模块结构第40页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质模型的概化第40-41页
   ·水质模型的数据输入第41-42页
     ·应力期的选择第41页
     ·定义溶质第41页
     ·子程序包的选择第41页
     ·初始条件第41页
     ·边界条件第41-42页
     ·模型参数第42页
   ·水质模型的识别和验证第42-43页
   ·氯离子变化趋势第43-44页
 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模型预测第46-56页
   ·长期预测第46-47页
   ·气象条件变化下的地下水变化趋势第47-49页
     ·地下水位的变化第47-48页
     ·地下水质的变化第48-49页
   ·黄河断流情况第49-51页
     ·短时段断流第49-50页
     ·持续断流第50-51页
   ·黄河水位上升第51-52页
   ·风暴潮第52-54页
 小结第54-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64页
致谢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德州市深层地下水动态变化与模拟研究
下一篇:二价金属离子锌对MES23.5多巴胺能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可能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