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案例及监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第11-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13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所用数据 | 第13页 |
·研究结构和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第2章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理论研究 | 第16-22页 |
·内幕交易的定义 | 第16页 |
·内幕交易的表现形式 | 第16-18页 |
·行为主体 | 第16-17页 |
·表现主体 | 第17-18页 |
·行为主观方面 | 第18页 |
·行为客观方面 | 第18页 |
·内幕交易的理论分析 | 第18-22页 |
·对内幕交易的法律分析 | 第18-19页 |
·对内幕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 第19-21页 |
·结合法律与经济的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第3章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实证分析 | 第22-46页 |
·我国证券市场情况概述 | 第22-23页 |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2页 |
·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 第22-23页 |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我国证券市场全流通下的特点 | 第23-24页 |
·中国股票市场内幕交易实证分析 | 第24-30页 |
·重大政策事件样本的选择 | 第24-25页 |
·模型分析 | 第25-29页 |
·分析结果 | 第29-30页 |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案例分析 | 第30-41页 |
·一般案例介绍 | 第31-36页 |
·重点案例——杭萧钢钩内幕交易案件 | 第36-41页 |
·案例特征总结 | 第41-44页 |
·案例特征 | 第41-43页 |
·一般性特征 | 第43-44页 |
·案例反映的问题 | 第44-46页 |
·事前阶段-制度缺失导致信息披露不及时 | 第44页 |
·事中阶段-监管缺位未适时监控制止 | 第44-45页 |
·事后阶段-效率低下调查处罚难度成本大 | 第45-46页 |
第4章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现状 | 第46-51页 |
·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简述 | 第46-49页 |
·国际证券监管体制 | 第46-47页 |
·举例——日本证券期货市场监管框架 | 第47-48页 |
·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简述 | 第48-49页 |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制度安排 | 第49-51页 |
第5章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措施及立案稽查建议 | 第51-62页 |
·监管措施 | 第51-57页 |
·事前阶段的监管 | 第51-53页 |
·事中阶段的监管 | 第53-54页 |
·事后阶段的监管 | 第54-57页 |
·案件稽查建议 | 第57-62页 |
·确定可疑交易和调查范围 | 第58-59页 |
·调查途径建议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