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比较分析与评价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第11页 |
·比较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历时态方法与共时态方法 | 第12页 |
·归纳推理法 | 第12页 |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2-13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评价理论 | 第14-39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4-23页 |
·公共产品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14-15页 |
·准公共产品的定义 | 第15-17页 |
·城市公共产品的配置过程 | 第17-23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与性质 | 第23-28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定义 | 第23-24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 | 第24页 |
·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特征及其效益特性 | 第24-28页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第28-30页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统一 | 第28-29页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社会发展的统一 | 第29页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环境发展的统一 | 第29-3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30-39页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的国内外比较 | 第30-31页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国内外比较 | 第31-39页 |
3. 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分析 | 第39-55页 |
·分析方法 | 第39-43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9-41页 |
·对应分析法 | 第41-43页 |
·综合两种分析法的原因与优点 | 第43页 |
·四川省城建资金收支结构分析 | 第43-49页 |
·数据选取 | 第43-44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对应分析法的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计算与分析 | 第49-54页 |
·数据选取 | 第49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对应分析法的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城建资金收支结构与基础设施水平的综合分析 | 第54-55页 |
4. 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5-63页 |
·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分析结论 | 第55-58页 |
·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 | 第55-56页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不高 | 第56页 |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不平衡 | 第56页 |
·个案分析:成都市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 第56-58页 |
·政策建议 | 第58-63页 |
·明确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位 | 第58页 |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外部的协调性 | 第58-59页 |
·构建市场化竞争机制 | 第59-60页 |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项目管理 | 第60页 |
·关于成都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