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用于盐湖卤水中锂和硼提取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锂硼的性质和应用 | 第10-13页 |
| ·锂及其化合物 | 第10-11页 |
| ·硼及其化合物 | 第11-13页 |
| ·锂硼资源现状与分析 | 第13-15页 |
| ·锂资源现状 | 第13-14页 |
| ·硼资源现状 | 第14页 |
| ·资源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 ·盐湖锂硼提取方法 | 第15-19页 |
| ·锂提取的方法 | 第15-17页 |
| ·硼的提取方法 | 第17-19页 |
|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应用 | 第19-20页 |
| ·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离子液体用于盐湖卤水中锂的提取 | 第22-3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 ·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3-24页 |
| ·离子液体理化性质 | 第24-28页 |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24-25页 |
| ·溶解性 | 第25-26页 |
| ·极性 | 第26-27页 |
| ·粘度 | 第27-28页 |
| ·萃取锂实验方法 | 第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 ·离子液体的选择 | 第28-29页 |
| ·卤水酸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 ·Fe/Li 的影响 | 第30页 |
| ·相比的影响 | 第30-31页 |
| ·锂的反萃取 | 第31页 |
| ·有机相的重复利用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离子液体用于盐湖卤水中硼的提取 | 第34-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 ·萃取硼酸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 ·甲亚胺-H 分光光度法条件选择 | 第36-39页 |
| ·配合物吸收光谱 | 第36页 |
| ·pH 值的影响 | 第36页 |
| ·显色剂用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放置时间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38页 |
| ·工作曲线 | 第38-39页 |
| ·硼萃取体系中络合剂的筛选 | 第39-40页 |
| ·硼萃取体系中稀释剂的筛选 | 第40-41页 |
| ·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41-46页 |
| ·萃取时间的影响 | 第41-42页 |
| ·离子液体用量的影响 | 第42页 |
| ·络合剂浓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 ·相比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卤水pH 的影响 | 第44-45页 |
| ·Mg~(2+)的影响 | 第45页 |
| ·萃取级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 ·硼酸反萃取 | 第46-48页 |
| ·反萃取剂的选择 | 第46页 |
| ·反萃取相比的确定 | 第46-47页 |
| ·反萃取温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反萃取级数的确定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串级实验与联合提取盐湖中卤水的锂和硼 | 第50-59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 ·实验试剂 | 第50-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 ·萃取实验 | 第52-53页 |
| ·Mg~(~(2+))浓度测定 | 第53页 |
| ·Fe~(3+)浓度测定 | 第53-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6页 |
| ·水相出口中 Fe~(3+)浓度变化 | 第54-55页 |
| ·有机相出口中 Mg~(2+)浓度变化 | 第55页 |
| ·有机相出口中 Mg/Li | 第55-56页 |
| ·联合提取盐湖卤水中的锂和硼 | 第56-58页 |
| ·锂提取对含锂硼卤水中硼浓度的影响 | 第56页 |
| ·硼提取对含锂硼卤水中锂浓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 ·硼离子浓度对锂提取的影响 | 第57页 |
| ·锂硼串联实验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附录: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