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荀子《诗》学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选题意义第8页
   ·研究史综述第8-12页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2-13页
第2章 荀子《诗》学的文化背景第13-20页
   ·周代礼乐制度与周人思维模式第13-15页
     ·周人礼乐文化观第13-14页
     ·周人的思维模式第14-15页
   ·礼崩乐坏与诗乐分离第15页
   ·孔孟《诗》学第15-20页
     ·孔子《诗》学第15-17页
     ·孟子《诗》学第17-20页
第3章 荀子《诗》学第20-44页
   ·荀子论《诗》第21-26页
     ·《诗》的本质:“圣人之志”第21-23页
     ·《诗》的作用:化性起伪第23-25页
     ·《诗》的内容特点:以礼节情第25-26页
   ·荀子引《诗》考辨第26-44页
     ·荀子引《风》考辨第27-31页
     ·荀子引《小雅》考辨第31-36页
     ·荀子引《大雅》考辨第36-42页
     ·荀子引《颂》第42-43页
     ·荀子引《诗》考辩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荀子《诗》学影响第44-49页
   ·汉代《诗》学渊源第44-46页
   ·荀子与《诗大序》第46-47页
     ·关于“诗言志”第46页
     ·关于《诗》的教化作用第46-47页
     ·关于“以礼节情”第47页
     ·关于对四类诗的诗旨概括第47页
   ·荀子与《诗小序》第47-48页
   ·荀子《诗》学影响小结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荀子》引《诗》一览表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康雍乾灾害诗歌的表现看三朝灾害观念的嬗变
下一篇:“拧巴”的艺术--论刘震云的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