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东北粳稻耐高温材料筛选及其高温适应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 高温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第12-13页
   ·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2-13页
   ·高温对水稻结实率和产量的影响第13页
   ·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3页
 2 高温对水稻生理学特征的影响第13-15页
   ·高温胁迫对水稻光合效率的影响第13页
   ·高温胁迫对水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13-14页
   ·高温胁迫对水稻保护酶的影响第14页
   ·高温胁迫对水稻相关蛋白质及酶的影响第14-15页
   ·高温胁迫对水稻激素的影响第15页
   ·外源生化物质调控抵御高温第15页
 3 耐热和热敏感材料的筛选第15-16页
 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研究目的第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抽穗开花期高温对东北粳稻农艺性状的的影响及耐热性筛选第17-2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试验材料第17页
   ·试验方法第17-1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8-24页
   ·高温处理对花粉育性的影响第18-19页
   ·高温处理对结实率的影响第19-20页
   ·高温处理对单株产量的影响第20-21页
   ·高温处理对千粒重的影响第21-22页
   ·结实率、单株产量的聚类分析第22-23页
   ·日平均温度、花粉育性与结实率间的关系第23-24页
 3 讨论第24-26页
第三章 抽穗开花期高温对东北粳稻生理学特征的影响第26-3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试验材料第26页
   ·试验方法第26-27页
     ·光合效率的测定第26页
     ·生化物质的测定第26页
     ·数据处理第26-2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7-33页
   ·高温对东北粳稻光合效率的影响第27-30页
     ·高温胁迫对粳稻Pn、Ci、Gs、Tr、Tleaf、WUE的影响第27-28页
     ·高温胁迫时间和粳稻光合效率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第28页
     ·粳稻光合效率各冈子间的相关性分析第28-29页
     ·粳稻光合效率各因子间的通径分析第29-30页
   ·高温对东北粳稻生化物质的影响第30-33页
     ·单项指标的α值和相关性分析第30-33页
     ·主成成分分析第33页
     ·隶属函数分析第33页
 3 讨论第33-36页
   ·Pn和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第33-34页
   ·东北粳稻生化物质的耐热性评价第34-36页
第四章 分期播种对东北粳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第36-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页
   ·试验材料第36页
   ·试验方法第36页
     ·分期播种试验第36页
     ·稻米品质测定第36页
     ·数据处理第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52页
   ·分期播种对耐高温东北粳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第36-42页
     ·抽穗开花期温度第36-37页
     ·分期播种对播始历期、株高、主穗穗长的影响第37-38页
     ·分期播种对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第38-40页
     ·温度和结实率的关系分析第40-42页
   ·分期播种对高温敏感东北粳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2-46页
     ·抽穗开花期温度第42-43页
     ·分期播种对播始历期、株高、主穗穗长的影响第43-44页
     ·分期播种对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第44-46页
   ·早稻材料田间农艺性状的对应、回归和通径分析第46-51页
     ·抽穗开花期温度及农艺性状间的对应分析第46-47页
     ·田间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第47-49页
     ·东稻2号和合江195单株产量与其它指标间的偏相关关系第49页
     ·东稻2号和合江195单株产量与其它各指标间的通径分析第49-51页
   ·耐高温东北粳稻作早稻种植的稻米品质第51-52页
 3 讨论第52-55页
   ·分期播种对耐高温东北粳稻农艺性状的影响及耐热性评价第52-53页
   ·分期播种对热敏感东北粳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第53页
   ·分期播种温度、农艺性状对早稻单株产量的影响第53-54页
   ·耐高温东北粳稻的米质分析第54-55页
第五章 总结第55-57页
 1 本研究主要结论第55-56页
   ·抽穗开花期高温对东北粳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第55页
   ·抽穗开花期高温对东北粳稻生理学特征的影响第55-56页
   ·分期播种对耐热和热热敏感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和耐热性评价第56页
 2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附录第63-69页
 1 田间试验方法第63-64页
   ·田间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第63页
   ·田间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第63-64页
 2 参试品种光合效率第64页
 3 参试品种大田农艺性状第64-69页
缩略词表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交水稻与其亲本糙米的蛋白质和发芽前后γ-氨基丁酸的含量遗传研究
下一篇:水稻矮杆多分蘗基因HTDF的克隆和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