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组织与管理论文

工程建设项目变更与预测系统研究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3-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2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7-9页
     ·工程变更的定义第7-8页
     ·工程变更对项目生命周期的影响第8-9页
     ·变更预测及管理问题的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0-11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1-12页
第二章 工程变更预测与管理工作框架及理论基础第12-22页
   ·FIDIC合同范本中变更管理过程第12页
   ·本文所提出的变更管理过程第12-15页
   ·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5-21页
     ·依赖结构矩阵 Dependency Structure Matrix(DSM)第15-17页
     ·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第17-19页
     ·一些其它的进度计划和管理方法第19-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基于依赖结构矩阵的工程变更预测第22-41页
   ·基于工作的依赖结构矩阵(ACTIVITY-BASED DSM)第22-24页
     ·基于工作的依赖结构的研究动机第22页
     ·基于工作的依赖结构矩阵的建模方法和工作之间的迭代第22-24页
   ·工程建设项目中信息流第24-25页
     ·基本假设第24页
     ·信息流的分类第24-25页
   ·信息流的建模第25-27页
     ·基于工作的信息流(AIF)的建模第25-26页
     ·基于非工作的信息流(NAIF)的建模第26-27页
   ·工作的稳定性和变更标准第27-28页
   ·变更过程的建模第28-29页
   ·工程变更预测系统的工作框架第29-33页
     ·数据收集阶段第29-30页
     ·数据分析阶段第30-31页
     ·过程模拟阶段第31-33页
     ·输出分析阶段第33页
   ·案例分析第33-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基于缓冲区理论和变更预测工作的工程变更控制第41-55页
   ·面向时间的管理和面向事件的管理第41-42页
   ·缓冲区的确定第42-47页
     ·传统的缓冲区确定方法及其不足第42-44页
     ·基于信息流理论的缓冲区确定方法第44-47页
   ·动态更新缓冲区第47页
   ·缓冲区对工程变更控制的效果研究第47-53页
     ·为什么采用系统动力学?第49页
     ·系统动力学对工作实施过程的建模第49-50页
     ·案例模拟及其结果分析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基于WEB的工程变更预测及管理系统第55-64页
   ·系统结构第55-56页
   ·计划模块第56-60页
     ·不考虑资源约束情况(CPM理论)第56页
     ·考虑资源约束情况(GA-RCPSP)第56-60页
   ·变更预测及管理模块第60-63页
     ·智能矩阵第60-61页
     ·工程变更预测模块第61-62页
     ·工程变更管理模块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下一篇: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下的北京市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