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汽—液界面上纳米颗粒润湿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4页
   ·引言第16页
   ·润湿分类、机理第16-18页
     ·润湿分类第16-17页
     ·润湿机理第17-18页
   ·润湿研究的实验方法第18页
     ·浸入法第18页
     ·微滴法第18页
     ·座滴法第18页
   ·润湿研究的分子模拟方法第18-21页
     ·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简称MC)第19-20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法(Molecular Dynamics,简称MD)第20-21页
   ·润湿研究的统计热力学方法第21-31页
     ·积分方程(OZ)第21-22页
     ·重整化群(RG)第22-23页
     ·基本度量理论(MFMT)第23-25页
     ·密度泛函基础理论(DFT)第25-28页
     ·一阶平均球近似状态方程(FMSA)第28-31页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31-34页
     ·研究目的第31页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31-34页
第二章 相平衡计算第34-52页
   ·引言第34页
   ·研究体系介绍第34-37页
     ·原始研究体系第34-35页
     ·LJ/s势能的Yukawa形式第35-37页
   ·LJ/s流体的FMSA理论第37-41页
     ·理想项Helmholtz自由能计算第37-38页
     ·超额排斥项Helmholtz自由能计算第38页
     ·超额色散项Helmholtz自由能计算第38-41页
   ·相平衡计算第41-48页
     ·非临界区汽-液相平衡计算第41-42页
     ·临界区汽-液相平衡RG理论计算第42-48页
     ·液固相平衡胞腔理论计算第48页
   ·计算结果及讨论第48-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流体界面张力的FMSA理论研究第52-62页
   ·引言第52页
   ·FMSA理论改进第52-54页
     ·外场形式推导第52-53页
     ·色散项球形表达式修正第53-54页
   ·球形表面张力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第54-55页
     ·平板表面张力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第54页
     ·球形表面张力密度泛函计算方法推导第54-55页
   ·计算结果及讨论第55-61页
     ·流体密度分布第55-57页
     ·表面张力第57-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Tolman长度计算第62-68页
   ·引言第62页
   ·Toman长度计算方法第62-63页
   ·计算结果及讨论第63-67页
     ·Tolman长度预测弯曲表面张力第63-64页
     ·Tolman长度与流体密度的关系第64-66页
     ·Tolman长度随温度的变化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线张力及润湿角的FMSA理论研究第68-78页
   ·引言第68页
   ·球形表面线张力精确计算推导第68-72页
     ·杨氏方程的修正第68-69页
     ·三相共存表面能和两相独立表面能的计算第69-70页
     ·联立求解线张力第70-72页
   ·计算结果及结论第72-77页
     ·线张力对润湿角的修正效果第72-74页
     ·线张力值的特性第74-75页
     ·润湿角的特性第75-76页
     ·完全润湿及完全不润湿研究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0页
致谢第90-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第92-94页
作者阅历第94-96页
导师简介第96-99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
下一篇:硫化铼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