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系统反时限过流保护动作特性的协调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 第13-14页 |
·电力系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及引起的后果 | 第13页 |
·继电保护装置及任务 | 第13-14页 |
·继电保护的构成、基本要求及整定 | 第14-15页 |
·继电保护的构成 | 第14页 |
·继电保护的要求 | 第14页 |
·继电保护整定 | 第14-15页 |
·过流保护概述 | 第15-16页 |
·反时限保护的概述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工作简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反时限过流保护间的协调整定 | 第19-28页 |
·反时限过流保护的基本概述 | 第19-21页 |
·反时限特性及标准介绍 | 第19-20页 |
·简单的反时限特性过流保护的整定和时限配合 | 第20-21页 |
·最优化应用于协调整定的理论概述 | 第21-22页 |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最优协调整定 | 第22-24页 |
·协调整定模型问题分析 | 第24-27页 |
·曲线交叉问题 | 第24-26页 |
·方向性限制条件的引入 | 第26页 |
·最小时间间隔ΔT 问题 | 第26-27页 |
·启动电流I_(pu)的选取问题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几种特殊情况下反时限过流保护的协调整定 | 第28-37页 |
·反时限过流与距离二段保护配合 | 第28-31页 |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时限特性 | 第28-29页 |
·反时限过流与距离II 段保护配合的协调整定 | 第29-31页 |
·含加速元件的反时限过流保护配合 | 第31页 |
·双回线路保护整定算法及问题 | 第31-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过渡电阻对电流电压的影响分析 | 第37-51页 |
·单相接地短路 | 第37-41页 |
·两相短路 | 第41-44页 |
·两相接地短路 | 第44-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算例分析与讨论 | 第51-62页 |
·通过辐射状网络验证线性协调整定模型的有效性 | 第51-53页 |
·方向性和曲线交叉问题分析 | 第53-57页 |
·非线性的结果讨论 | 第57-58页 |
·与距离II 段保护配合时的算例讨论 | 第58-60页 |
·双回线情况讨论 | 第60页 |
·过渡电阻的影响讨论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4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今后的主要工作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