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 | 第8-9页 |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 | 第8页 |
·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使用 | 第8页 |
·污水灌溉 | 第8-9页 |
·污泥施肥 | 第9页 |
·金属废弃物堆积 | 第9页 |
·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 | 第9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 第9-10页 |
·普遍性 | 第9页 |
·不可逆性或持久性 | 第9页 |
·表聚性 | 第9-10页 |
·间接危害性 | 第10页 |
·隐蔽性或潜伏性 | 第10页 |
·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分布和转化 | 第10-14页 |
·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 第10-11页 |
·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 第11-13页 |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测定方法 | 第13-14页 |
·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富集的特点 | 第14-15页 |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效应 | 第14-15页 |
·植物的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期对重金属的吸收效应不同 | 第15页 |
·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及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 | 第15-19页 |
·重金属对植物的损伤及其机理 | 第16-18页 |
·植物抵抗重金属毒性的研究 | 第18-19页 |
·重金属与人体健康 | 第19页 |
·本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创新 | 第19-21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创新和特点 | 第20-21页 |
2 引言 | 第21-22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可提取态Cu、Zn 的提取方法 | 第24页 |
·室内培养阶段 | 第24-25页 |
·样品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25页 |
·土壤pH 值与有机质的测定 | 第25页 |
·土壤中全量重金属的测定 | 第25页 |
·土壤中可提取态Cu、Zn 的测定 | 第25页 |
·作物中Cu 和Zn 全量的测定 | 第25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60页 |
·三种土壤基本理化现状 | 第26-27页 |
·土壤pH 值 | 第26页 |
·土壤有机质 | 第26页 |
·土壤有效P | 第26-27页 |
·三种土壤中Cu、Zn 全量总体情况 | 第27-28页 |
·三种土壤中不同提取剂可提取态Cu、Zn 含量与全量关系 | 第28-33页 |
·黄红壤中不同提取剂可提取态Cu、Zn 含量 | 第28页 |
·黄褐土中不同提取剂可提取态Cu、Zn 含量 | 第28-29页 |
·砂姜黑土中不同提取剂可提取态Cu、Zn 含量 | 第29页 |
·3 种土壤中Cu、Zn 提取态提取率值比较分析 | 第29-30页 |
·不同提取剂可提取态Cu、Zn 含量与全量的关系 | 第30-31页 |
·土壤pH、有机质含量、有效P 含量与土壤Cu、Zn 全量及可提取态含量的关系 | 第31-33页 |
·添加外源重金属土壤中全量与提取态含量的关系 | 第33-39页 |
·黄红壤中Cu、Zn全量与提取态含量的关系 | 第33-35页 |
·黄褐土中Cu、Zn 全量与可提取态含量的关系 | 第35-37页 |
·砂姜黑土中Cu、Zn 全量与提取态含量的关系 | 第37-39页 |
·外源Cu、Zn 胁迫对幼苗期小麦Cu、Zn 吸收与分布的影响 | 第39-52页 |
·黄红壤中幼苗期小麦Cu、Zn 吸收与分布 | 第39-44页 |
·黄褐土中幼苗期小麦Cu、Zn 吸收与分布 | 第44-48页 |
·砂姜黑土中幼苗期小麦Cu、Zn 吸收与分布 | 第48-52页 |
·幼苗期小麦地上部分和根生物量与土壤中Cu、Zn 投加量之间的关系 | 第52-56页 |
·黄红壤中幼苗期小麦地上部分和根生物量与土壤中Cu、Zn 含量之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黄褐土中幼苗期小麦地上部分和根生物量与土壤中Cu、Zn 含量之间的关系 | 第53-55页 |
·砂姜黑土中幼苗期小麦地上部分和根生物量与土壤中Cu、Zn 含量之间的关系 | 第55-56页 |
·幼苗期小麦中Cu、Zn 的残留量与土壤中Cu、Zn 全量以及可提取态含量之间的关系 | 第56-60页 |
·黄红壤中小麦Cu、Zn 的残留量与土壤中Cu、Zn 全量及可提取态含量之间的关系 | 第56-57页 |
·黄褐土中小麦Cu、Zn 的残留量与土壤中Cu、Zn 全量以及提取态含量之间的关系 | 第57-58页 |
·砂姜黑土中小麦Cu、Zn 的残留量与土壤中Cu、Zn 全量及可提取态含量之间的关系 | 第58-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
发表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