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

明清启蒙美学的“趣”论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引言第7-10页
第2章 "趣"与明清启蒙美学第10-20页
   ·明清时期启蒙美学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第10-16页
   ·"趣":明清启蒙美学的重要范畴第16-20页
第3章 明清时期启蒙美学思想家视野中的"趣"第20-31页
   ·李贽的"趣"论第20-23页
     ·"童心"和"趣"——李贽"趣"论的理论特征第20-22页
     ·李贽"趣"论的影响和意义第22-23页
   ·袁宏道的"趣"论第23-26页
     ·"性灵"、"真"与"趣"——袁宏道"趣"论的理论特征第23-25页
     ·袁宏道"趣"论的美学意义及弊端第25-26页
   ·袁枚的"趣"论第26-31页
     ·"性灵"与"趣"——袁枚"趣"论的理论特征第26-30页
     ·袁枚"趣"论的美学意义及不足第30-31页
第4章 明清启蒙美学"趣"论的理论特征第31-58页
   ·关于"趣"的本质内涵的探讨第31-38页
     ·作为主体审美理想的"趣"第32-34页
     ·作为文本审美属性的"趣"第34-36页
     ·作为艺术创作原则的"趣"第36-38页
   ·关于"趣"的审美特征的阐说第38-48页
     ·"趣"的生机灵动第39-44页
     ·"趣"的新奇特异第44-48页
   ·关于"趣"的创造与生成的论述第48-58页
     ·"率真之情"与"慧黠之心"——"趣"产生的主体条件第49-53页
     ·"有无之间"——"趣"生成的虚实相生原则第53-55页
     ·"会心者知之"——"趣"生成的意会性思维方法第55-58页
第5章 明清启蒙美学"趣"论的意义第58-63页
   ·倡导审美主体的个性化第59-60页
   ·阐扬审美创造的自由化第60-61页
   ·开启审美形态的多样化第61-63页
第6章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孔子人生审美化的当代价值
下一篇:自然审美的价值生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