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基本理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述 | 第10-13页 |
一、环境公益诉讼概述 | 第10-11页 |
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念及特征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国外原告资格的发展趋势—以美国为例 | 第13-15页 |
第三节 放宽原告资格限制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一、传统“直接利害关系”原则的修正 | 第15-16页 |
二、诉权理论的变革 | 第16-17页 |
三、环境权的确立 | 第17-19页 |
四、公共信托原则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之类型 | 第20-25页 |
第一节 检察机关代表公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授予公民个人及环境保护等社会团体原告资格 | 第21-24页 |
第三节 确认当代人代表后代人进行诉讼的资格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法律缺失及建构 | 第25-38页 |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法律缺失 | 第25-27页 |
一、缺乏实体权利法律依据 | 第25-26页 |
二、原告资格受到程序法的严格限制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原告资格法律缺失导致环境公益诉讼境遇尴尬—实例引证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为放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限制提供制度支撑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类型 | 第29-38页 |
一、检察机关 | 第30-33页 |
二、环境行政职能部门 | 第33-34页 |
三、社会团体 | 第34-36页 |
四、公民个人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