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中医证型分析与益神启窍方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缩语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3-42页 |
1.现代医学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认识 | 第13-18页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病因 | 第13-14页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表现 | 第14页 |
·诊断标准 | 第14-16页 |
·脑意识的生理病理观点 | 第16-17页 |
·神智与机体脏腑新陈代谢的关系 | 第17-18页 |
2.中医学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认识 | 第18-22页 |
·中医学对脑的生理病理观点 | 第19-20页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病因病机 | 第20-21页 |
·持续性植物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神昏 | 第21-22页 |
·神昏与脏腑的关系 | 第22页 |
·中医对脑的中枢定位 | 第22页 |
·脑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 第22页 |
·神昏与脏腑病位、虚实、标本的关系 | 第22页 |
3.中医学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辨证分型 | 第22-36页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中医证型分布 | 第23页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中医证型辨证要点 | 第23-24页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中医证候分析 | 第24页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中西医治疗 | 第24-26页 |
·益神启窍方的理法方药依据 | 第26-36页 |
·益神启窍方的组方优势 | 第28-29页 |
·益神启窍方的药理作用 | 第29-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2-57页 |
1.资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一般资料 | 第42-43页 |
·分组方法 | 第43-44页 |
2.诊断及疗效标准 | 第44-45页 |
·诊断标准 | 第44页 |
·排除标准 | 第44-45页 |
·中医证候标准 | 第45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45页 |
3 治疗方法 | 第45-48页 |
4 统计学方法 | 第48页 |
5 结果 | 第48-53页 |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第48-51页 |
·两组脱离、初步脱离植物状态比较 | 第51-52页 |
·两组疗效比较 | 第52页 |
·两组治疗前、中、后评分比较 | 第52-53页 |
·不良反应 | 第53页 |
6 讨论 | 第53-55页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意义 | 第53页 |
·临床疗效分析 | 第53-54页 |
·关于不良反应 | 第54页 |
·临床优势与不足之处 | 第54-55页 |
7 结论 | 第55-56页 |
8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7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