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导论 | 第10-1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关于兼业农户发展的文献 | 第12-15页 |
|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文献 | 第15-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18页 |
|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 2 兼业行为的产生及其对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影响 | 第19-28页 |
| ·农户兼业行为方式的成因及其存在的长期性 | 第19-21页 |
| ·兼业行为产生制度方面的原因 | 第19-20页 |
| ·兼业行为产生经济方面的原因 | 第20页 |
| ·兼业行为产生农户心理方面原因 | 第20-21页 |
| ·兼业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21-23页 |
| ·兼业行为对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影响 | 第23-26页 |
| ·兼业行为对土地经营者的影响 | 第23页 |
| ·兼业行为对土地制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兼业农户土地流转的生成条件 | 第24-25页 |
| ·兼业行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本章总结 | 第26-28页 |
| 3 诸城市农户兼业及土地转租概况 | 第28-36页 |
| ·诸城市的自然社会概况 | 第28页 |
| ·诸城市的经济运行概况 | 第28-30页 |
| ·诸城市农业发展概况 | 第28-30页 |
| ·诸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概况 | 第30页 |
| ·诸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农户兼业状况 | 第30-34页 |
| ·诸城市劳动力现状 | 第30-32页 |
| ·诸城市农村劳动力的兼业转移状况 | 第32-33页 |
| ·诸城市农村的兼业状况 | 第33-34页 |
| ·诸城市农户的土地流转状况 | 第34-36页 |
| ·诸城市土地流转的基本做法 | 第34页 |
| ·诸城市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及数量 | 第34-36页 |
| 4 兼业农户参与土地转租的行为的样本描述 | 第36-43页 |
| ·数据来源与概念界定 | 第36页 |
| ·数据来源 | 第36页 |
| 4 1.2 概念界定 | 第36页 |
| ·样本农户兼业状况及土地拥有状况 | 第36-38页 |
| ·样本农户的兼业状况 | 第36-37页 |
| ·样本兼业农户土地拥有现状 | 第37-38页 |
| ·兼业农户土地转租行为的样本状况 | 第38-40页 |
| ·样本兼业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参与状况 | 第38-39页 |
| ·样本兼业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形式选择 | 第39-40页 |
| ·样本兼业农户土地转租行为的主要动因 | 第40页 |
| ·样本农户转租后土地的利用状况 | 第40-43页 |
| 5 兼业农户土地转租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第43-49页 |
| ·样本的特征描述 | 第43-44页 |
| ·兼业农户的社会特征 | 第43页 |
| ·兼业农户的经济及兼业特征 | 第43-44页 |
| ·兼业农户使用社会化服务的特征 | 第44页 |
| ·兼业农户土地转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8页 |
| ·研究假说 | 第44-45页 |
| ·兼业农户土地转租行为的Logistic模型分析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6 结论和建议 | 第49-52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49-50页 |
| ·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 ·尊重目前兼业农户对于自身承包所有土地的理性决策 | 第50-51页 |
|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消弱农户对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赖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附件 兼业农户土地转租行为的调查问卷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