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地区重金属的检测及分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摘要 | 第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白洋淀区域的概况 | 第10-11页 |
·白洋淀水环境状况 | 第11页 |
·重金属元素的危害 | 第11-12页 |
·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检测技术 | 第12-16页 |
·样品前处理技术 | 第12-13页 |
·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 第13-16页 |
·重金属的治理技术 | 第16-17页 |
·结论 | 第17-19页 |
第2章 ICP-MS测定白洋淀水中微量元素 | 第19-24页 |
摘要 | 第19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9-20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20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0-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3页 |
·背景干扰及消除 | 第21页 |
·校准曲线制作 | 第21页 |
·样品分析 | 第21页 |
·方法检出限 | 第21-22页 |
·方法精密度 | 第22页 |
·加标回收率 | 第22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22-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白洋淀芦苇中砷和镉 | 第24-31页 |
摘要 | 第24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4-25页 |
·样品处理 | 第25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微波消解条件的选择 | 第26页 |
·负高压的选择 | 第26-27页 |
·原子化器高度的选择 | 第27页 |
·载气流速的选择 | 第27页 |
·屏蔽气流的选择 | 第27页 |
·灯电流的选择 | 第27页 |
·硼氢化钾浓度的选择 | 第27-28页 |
·酸介质的影响 | 第28页 |
·硫脲和抗坏血酸浓度的选择 | 第28页 |
·砷和镉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第28-29页 |
·精密度的测定 | 第29页 |
·准确度的测定 | 第29页 |
·样品测定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第4章 白洋淀中间植物对水体铅的富集机制研究 | 第31-39页 |
摘要 | 第31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植物原料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试剂 | 第32页 |
·植物的培育方法 | 第32页 |
·水样的制备 | 第32-33页 |
·植物样的处理 | 第33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3-3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37页 |
·微波消解条件的选择 | 第34页 |
·仪器条件的选择 | 第34-35页 |
·绿菊和蜈蚣草两种水生植物去除水中Pb的生态效应 | 第35-37页 |
·铅在绿菊和蜈蚣草体内的积累 | 第37页 |
·植物水草去除水中Pb的生态效应对比 | 第37页 |
·结论 | 第37-39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