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构造论文

柴油机机体热机耦合分析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机体有限元分析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机体有限元分析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模态分析第13-25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13-17页
     ·有限元建模及分析软件介绍第13-14页
     ·机体组件三维模型第14-16页
     ·机体组件有限元模型第16页
     ·机体组件材料属性第16-17页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第17-18页
   ·计算模态分析第18页
   ·试验模态分析第18-21页
     ·模态试验及分析的主要过程第19页
     ·测试过程第19-21页
     ·数据处理第21页
   ·计算结果第21-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机体组件温度场分析第25-35页
   ·传热分析理论基础第25-26页
   ·缸套温度场测试第26-28页
     ·测试方法第26-27页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27-28页
   ·温度场边界条件的确定第28-31页
     ·热力过程仿真简介第28-29页
     ·缸套温度场边界条件确定第29-31页
   ·温度场分析结果第31-34页
     ·缸盖温度场结果分析第31-32页
     ·机体温度场结果分析第32页
     ·缸套温度场结果分析第32-33页
     ·缸套有限元与实验温度场对比分析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机体组件热机耦合分析第35-51页
   ·热机耦合计算理论基础第35-39页
     ·接触理论基础第35-36页
     ·机械应力场理论基础第36-38页
     ·热应力理论基础第38-39页
   ·计算模型边界条件第39-43页
     ·位移边界条件第39-40页
     ·螺栓预紧力的确定第40页
     ·燃气压力第40-41页
     ·主轴承载荷第41-42页
     ·活塞侧向力第42页
     ·接触边界条件第42-43页
     ·温度边界条件第43页
   ·计算工况的选择第43页
   ·变形分析第43-47页
     ·机体变形分析第43-45页
     ·缸孔隔板变形第45-47页
   ·应力分析第47-49页
     ·机体应力分析第47-48页
     ·缸孔隔板应力分析第48-49页
     ·总结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机体应变测试第51-65页
   ·测试目的第51页
   ·测试内容第51页
   ·应变测量技术简介第51-54页
     ·电阻应变片工作原理第51-52页
     ·应变花工作原理第52-53页
     ·温度补偿第53-54页
   ·测试系统第54-55页
     ·测试系统组成第54页
     ·测试及分析软件第54-55页
   ·测点布置第55-56页
   ·测试步骤第56-60页
     ·发动机的处理第56-57页
     ·应变片的粘帖第57-58页
     ·提高应变测量精度的措施第58页
     ·连接引线和初值记录第58-59页
     ·实验阶段第59-60页
   ·测试结果第60-62页
   ·误差分析第62-63页
     ·有限元计算误差来源第63页
     ·试验误差来源第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结论第65-66页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第71页
 附录1 参与项目第71页
 附录2 论文发表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ED混合燃料在高压共轭电控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220kV单回输电线路过山段雷击电磁暂态计算和耐雷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