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第一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形成 | 第11-21页 |
| 第一节 “消费社会”的思想渊源—马克思的消费学说 | 第11-14页 |
| 一、马克思“生产-消费”理论对鲍德里亚的影响 | 第11-12页 |
| 二、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对鲍德里亚的影响 | 第12-13页 |
| 三、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鲍德里亚的影响 | 第13-14页 |
| 第二节“消费社会”的理论借鉴—法兰克福学派 | 第14-18页 |
| 一、物化理论对鲍德里亚的启迪 | 第14-16页 |
| 二、意识形态理论对鲍德里亚的启迪 | 第16-17页 |
| 三、文化霸权理论对鲍德里亚的启迪 | 第17-18页 |
| 第三节 “消费社会”理论的重要研究手段——结构主义符号学 | 第18-21页 |
| 一、鲍德里亚对索绪尔思想的运用 | 第18-19页 |
| 二、鲍德里亚对罗兰·巴特思想的运用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的主要内容 | 第21-35页 |
| 第一节 关于消费的基本内涵 | 第21-24页 |
| 一、经济学范畴中的“消费” | 第21-22页 |
| (一) 消费的基本要素 | 第21-22页 |
| (二) 消费的分类 | 第22页 |
| 二、鲍德里亚眼中的“消费”——符号的操控 | 第22-24页 |
|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发展历程 | 第24-27页 |
| 一、“消费社会”的来临 | 第24-25页 |
| 二、“消费社会”的雏形 | 第25-26页 |
| 三、“消费社会”的膨胀 | 第26-27页 |
| 四、“消费社会”的异化 | 第27页 |
| 第三节 消费社会的显著特征 | 第27-35页 |
| 一、“丰盛的物”时代 | 第28-30页 |
| 二、符号崇拜大行其道 | 第30-31页 |
| 三、身体成为新的崇拜符号 | 第31-35页 |
| 第三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意义及其局限 | 第35-42页 |
| 第一节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积极意义 | 第35-40页 |
| 一、揭开了资本主义“丰裕社会”的虚伪面纱 | 第35-37页 |
| 二、暴露了资产阶级“福利革命”的实质 | 第37-38页 |
| 三、开拓了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新视野 | 第38-40页 |
| 四、为我们诊断当前的经济危机提供了一个视角 | 第40页 |
| 第二节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局限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