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健壮性测试简介 | 第9-10页 |
·健壮性测试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健壮性测试研究概况 | 第11页 |
·经典的健壮性测试工具 | 第11-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本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基于故障注入的系统健壮性测试 | 第15-24页 |
·应用于系统健壮性测试的故障注入方法 | 第15-19页 |
·故障注入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故障注入方法分类 | 第16页 |
·故障注入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17页 |
·软件实现的故障注入方法(SWIFI)优缺点 | 第17-18页 |
·应用于系统健壮性测试中的故障注入方法分类 | 第18-19页 |
·基于故障注入的健壮性测试工具对比分析 | 第19-20页 |
·健壮性测试工具特性 | 第19页 |
·各种健壮性测试工具的性能比较 | 第19-20页 |
·基于异常参数的故障注入思想 | 第20-23页 |
·参数的数据类型定义 | 第20-21页 |
·参数的数据类型间关系 | 第21-22页 |
·故障参数用例生成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系统健壮性测试工具的统一架构设计 | 第24-31页 |
·健壮性测试的目标操作系统 | 第24-26页 |
·目标操作系统特点 | 第24页 |
·目标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 第24-25页 |
·用户进程、API、系统调用、内核函数之间的关系 | 第25-26页 |
·多层次系统健壮性测试 | 第26-28页 |
·多层次健壮性测试 | 第26-27页 |
·应用于不同层次健壮性测试的故障注入方法 | 第27-28页 |
·多层次故障注入的集成故障注入平台 | 第28-30页 |
·集成故障注入平台各模块分析 | 第28-29页 |
·故障注入过程 | 第29-30页 |
·集成故障注入平台的优点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多层次系统健壮性测试工具的实现 | 第31-52页 |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健壮性测试 | 第31-36页 |
·POSIX标准API | 第31-32页 |
·API层软件故障的代表性 | 第32页 |
·集成故障注入平台下对API的故障注入 | 第32-35页 |
·故障注入结果监控和分析 | 第35-36页 |
·驱动程序编程接口健壮性测试的实现 | 第36-40页 |
·驱动程序编程接口 | 第36-37页 |
·集成故障注入平台下对DPI的故障注入 | 第37-38页 |
·故障注入结果监控和分析 | 第38-40页 |
·故障负载下系统健壮性测试实现 | 第40-45页 |
·关键行业应用负载的特点 | 第40页 |
·TPC-E标准和DBT-5 负载 | 第40页 |
·集成故障注入平台下对应用负载的故障注入 | 第40-43页 |
·故障注入结果监控和分析 | 第43-45页 |
·多层次故障注入中的技术难点 | 第45-50页 |
·可加载内核模块(LKM) | 第45-46页 |
·Hook系统调用 | 第46-48页 |
·运行时故障注入方法 | 第48-50页 |
·运行时故障注入触发机制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52-65页 |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健壮性测试结果 | 第52-56页 |
·实验环境 | 第52页 |
·实验流程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驱动程序编程接口健壮性测试结果 | 第56-58页 |
·实验环境 | 第56页 |
·实验流程 | 第56-5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页 |
·故障负载下系统健壮性测试结果 | 第58-62页 |
·实验环境 | 第58-59页 |
·实验流程 | 第59-6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2页 |
·不同层次系统健壮性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62-64页 |
·API层与DPI层健壮性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静态函数调用与动态负载下系统健壮性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