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9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第9-11页 |
|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裂缝宽度计算 | 第11-14页 |
|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刚度计算 | 第14-17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本文要开展的工作 | 第18-19页 |
| 2 预应力内置H型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设计 | 第19-29页 |
| ·试验梁设计与制作 | 第19-24页 |
| ·试件设计 | 第19-22页 |
| ·试件制作 | 第22-23页 |
| ·试验梁材料性能 | 第23-24页 |
| ·试验方案 | 第24-26页 |
| ·测点的布置 | 第24-26页 |
| ·测试方法 | 第26页 |
|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第26-28页 |
| ·试验装置 | 第26-27页 |
| ·加载制度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预应力内置H型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试验分析 | 第29-42页 |
| ·试验现象 | 第29-36页 |
| ·试验梁试验现象描述 | 第29-35页 |
| ·所得启示 | 第35-36页 |
| ·试验结果 | 第36-41页 |
| ·开裂弯矩与极限弯矩 | 第36页 |
| ·跨中挠度曲线 | 第36-39页 |
| ·裂缝相关结果 | 第39-40页 |
| ·平截面假定的验证 | 第40-41页 |
| ·H型钢残余变形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预应力内置H型钢—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设计计算方法 | 第42-52页 |
| ·预应力H型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第42-44页 |
| ·预应力内置H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思路 | 第42页 |
| ·基于平截面假定的预应力内置H型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42-44页 |
| ·预应力内置H型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裂缝宽度计算 | 第44-49页 |
| ·平均裂缝间距的计算 | 第44-46页 |
| ·平均裂缝宽度的计算 | 第46-48页 |
| ·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 | 第48-49页 |
| ·预应力H型钢—混凝土简支梁刚度计算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