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环氧琥珀酸环氧化条件优化及阻垢剂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绿色水处理剂 | 第10-13页 |
| ·天然绿色水处理剂 | 第10页 |
| ·人工合成绿色水处理剂 | 第10-13页 |
| ·阻垢剂的阻垢机理 | 第13-15页 |
| ·晶格畸变作用 | 第13页 |
| ·双电层作用机理 | 第13页 |
| ·再生-自解脱膜假说 | 第13-14页 |
| ·络合增溶作用 | 第14页 |
| ·凝聚与分散作用 | 第14页 |
| ·阈值效应 | 第14-15页 |
| ·阻垢剂的评价方法 | 第15-19页 |
| ·碳酸钙沉积法 | 第15页 |
| ·鼓泡法 | 第15-16页 |
| ·电导滴定法 | 第16页 |
| ·临界pH 法 | 第16-17页 |
| ·浊度法 | 第17页 |
| ·恒定组分技术 | 第17页 |
| ·动态评价法 | 第17-19页 |
|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与绿色水处理剂 | 第19-20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聚环氧琥珀酸环氧化条件的优化 | 第21-49页 |
| ·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 | 第21-25页 |
| ·反应原理 | 第21页 |
| ·试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21-22页 |
| ·试验步骤 | 第22-25页 |
| ·聚环氧琥珀酸环氧化条件的选择 | 第25-28页 |
| ·试验设计 | 第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 ·聚环氧琥珀酸环氧化条件的优化 | 第28-39页 |
| ·实验设计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 ·聚环氧琥珀酸优化合成 | 第39-41页 |
| ·聚环氧琥珀酸物化性能表征 | 第41-47页 |
| ·固含量的测定 | 第41-42页 |
| ·密度(20℃)的测定 | 第42-43页 |
| ·极限黏数的测定 | 第43-46页 |
| ·pH 值(10g/L 水溶液)的测定 | 第46页 |
| ·结构表征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三章 阻垢剂性能评价方法 | 第49-68页 |
| ·试验原理 | 第49-50页 |
| ·电导滴定法 | 第49-50页 |
| ·碳酸钙沉积法 | 第50页 |
|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50页 |
| ·试验用储备液的配制与标定 | 第50-53页 |
| ·试验步骤 | 第53-54页 |
| ·电导滴定法 | 第53页 |
| ·碳酸钙沉积法 | 第53-54页 |
| ·评价指标 | 第54-55页 |
| ·电导滴定法 | 第54页 |
| ·碳酸钙沉积法 | 第54-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 ·电导滴定法 | 第55-58页 |
| ·碳酸钙沉积法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59页 |
| ·一致性比较 | 第59页 |
| ·重现性比较 | 第59-60页 |
| ·多元阻垢性能评价 | 第60-67页 |
| ·阻硫酸钙垢性能 | 第60-62页 |
| ·阻硫酸钡垢性能 | 第62-64页 |
| ·阻硫酸锶垢性能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四章 动态法评价聚环氧琥珀酸多元阻垢性能 | 第68-73页 |
| ·工艺流程 | 第68页 |
| ·试验方法 | 第68-69页 |
| ·评价指标 | 第6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2页 |
| ·阻碳酸钙垢性能 | 第69-70页 |
| ·阻硫酸钙垢性能 | 第70-71页 |
| ·阻硫酸钡垢性能 | 第71-72页 |
| ·阻硫酸锶垢性能 | 第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