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城市交通运输经济论文--中国城市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南昌市公共交通发展问题的反馈基模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引言第8-15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国内外城市公交网络评价与规划现状第9-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思路与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第12-13页
   ·研究主要内容及主要方法第13-14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13-14页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4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2章 南昌市公共交通的成长上限基模研究第15-29页
   ·系统动力学及基模分析基本原理第15-21页
     ·系统动力学第15-18页
     ·系统思考第18-19页
     ·系统动力学基本特点第19-20页
     ·动态性复杂第20页
     ·系统基模第20页
     ·系统基模的基本元件第20-21页
     ·系统基模的基本原理第21页
   ·成长上限基模生成法第21-22页
     ·定义第21-22页
     ·成长的上限基模第22页
   ·南昌市公共交通成长上限基模的建立第22-29页
     ·资金不足成长上限基模的建立第22-24页
     ·站场面积不足成长上限基模的建立第24-25页
     ·线路覆盖率低成长上限基模的建立第25-26页
     ·公交公司员工激励不足成长上限基模的建立第26-27页
     ·南昌市公共交通成长上限基模的建立第27-29页
第3章 消除南昌市公共交通发展负反馈环制约上限的原理及其管理对策第29-37页
   ·消除负反馈环制约上限的原理第29页
   ·管理对策及对策作用力研究第29-37页
     ·政府投入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第29-31页
     ·建立综合性站场第31-33页
     ·改善城乡交通环境管理第33-34页
     ·加强员工培训教育与提高员工福利第34-35页
     ·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第35-37页
第4章 南昌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竞争与协调分析第37-51页
   ·南昌市轨道交通筹划背景与总体规划第37-40页
     ·南昌市轨道交通筹划背景第37-38页
     ·南昌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第38-40页
   ·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与常规公交的竞争与协调分析第40-43页
     ·速度与运能的比较第41-42页
     ·舒适度的比较第42页
     ·服务范围的比较第42-43页
   ·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的方案第43-46页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衔接第43-44页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发展策略第44-46页
   ·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布局模式的公交线网研究方法第46-51页
     ·道路公交线网与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模式第46-49页
     ·道路公交支持轨道交通发展模式下的公交线路调整方法第49-51页
第5章 结论及展望第51-5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51-52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漕运与地方社会--以江西省莲花厅为中心
下一篇:高速公路大修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以昌九高速公路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