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叙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第一章 谶纬的文本形态 | 第21-38页 |
第一节、文献流变中的谶纬 | 第22-30页 |
第二节、文本主义视阈下的谶纬 | 第30-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二章 虚构的权威 | 第38-54页 |
第一节、谶纬与虚构在权力场的交织 | 第39-45页 |
第二节、谶纬的经典化与虚构的播散 | 第45-49页 |
第三节、谶纬的禁毁与虚构功能的转变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谶纬的可能世界 | 第54-72页 |
第一节、谶纬的虚构性 | 第55-66页 |
第二节、“事丰奇伟”的可能世界 | 第66-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谶纬的意义编织 | 第72-94页 |
第一节、谶纬的生态记忆 | 第73-78页 |
第二节、结构与故事的转换生成 | 第78-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五章 谶纬的人物塑造 | 第94-112页 |
第一节、人物与符号 | 第95-103页 |
第二节、孔子形象的叙事意义 | 第103-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六章 谶纬叙事的影响 | 第112-134页 |
第一节、谶纬对历史叙事的影响 | 第113-118页 |
第二节、谶纬对文学叙事的影响 | 第118-128页 |
第三节、谶纬对日常生活叙事的影响 | 第128-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结论 | 第134-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