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6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运动简介 | 第8-9页 |
·与运动信息相关的细胞及通路 | 第9-11页 |
·星爆无足细胞 | 第9页 |
·M 型神经节细胞 | 第9-10页 |
·外膝体上与运动相关的细胞 | 第10页 |
·与运动信息相关的视区及通路 | 第10-11页 |
·视网膜概述 | 第11-14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16-32页 |
·神经传导通路 | 第16-19页 |
·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 | 第16-17页 |
·外侧膝状体 | 第17-19页 |
·视皮层上细胞的投射关系 | 第19-21页 |
·阈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 | 第21-23页 |
·阈电位的引起 | 第21-22页 |
·局部兴奋与动作电位的产生 | 第22-23页 |
·ON 与OFF 通道信号的传递 | 第23-24页 |
·神经元的感受野 | 第24-25页 |
·生物视觉系统对运动的感知和运动方向的判断 | 第25-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机器人视网膜中有关运动机制的若干数学关系 | 第32-62页 |
·视网膜上有关运动信息系统的分类及其系统所包括的元素 | 第32-43页 |
·视网膜上有关运动信息的功能及其组成 | 第43-44页 |
·视网膜中有关运动信息的同源同靶关系 | 第44-50页 |
·视网膜中有关运动信息的并行关系 | 第50-55页 |
·视网膜中有关运动信息的串行关系以及时序链 | 第55-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机器人视网膜的实验研究 | 第62-89页 |
·机器人软件视网膜的设计 | 第62-63页 |
·视网膜内星爆无足细胞以及方向选择性神经节细胞的分类 | 第63-64页 |
·视网膜上在暗背景下探测运动亮线的实验研究 | 第64-84页 |
·在暗背景下探测水平向右的运动亮线的实验 | 第64-69页 |
·在暗背景下探测45 度方向的运动亮线的实验 | 第69-72页 |
·在暗背景下探测90 度方向的运动亮线的实验 | 第72-74页 |
·在暗背景下探测135 度方向的运动亮线的实验 | 第74-76页 |
·在暗背景下探测180 度方向的运动亮线的实验 | 第76-78页 |
·在暗背景下探测225 度方向的运动亮线的实验 | 第78-80页 |
·在暗背景下探测270 度方向的运动亮线的实验 | 第80-82页 |
·在暗背景下探测315 度方向的运动亮线的实验 | 第82-84页 |
·视网膜上在亮背景下探测运动暗线的实验研究 | 第84-87页 |
·在亮背景下探测水平向右的运动暗线的实验 | 第84-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2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摘要 | 第95-97页 |
ABSTRACT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