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概述 | 第11-19页 |
·信托财产 | 第11-15页 |
·信托财产的概念 | 第11-12页 |
·信托财产的性质与特征 | 第12-15页 |
·信托财产的破产隔离功能的界定 | 第15-19页 |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概念 | 第15-16页 |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价值 | 第16-17页 |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特征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法律分析 | 第19-28页 |
·信托财产权属性质解析 | 第19-23页 |
·大陆法系对信托财产权属理解的困境和创新 | 第19-22页 |
·我国《信托法》不同条款对信托财产权属性质界定的冲突 | 第22-23页 |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由来──信托的闭锁效应 | 第23-24页 |
·实现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前提 | 第24-28页 |
·财产权的转移 | 第24-25页 |
·信托财产的登记 | 第25-28页 |
·信托财产登记之现状 | 第25-26页 |
·信托登记与物权登记的关系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法律效果 | 第28-37页 |
·信托财产的破产隔离功能与信托当事人的关系 | 第28-32页 |
·信托财产与受托人之间的风险隔离 | 第28-29页 |
·信托财产与委托人之间的风险隔离 | 第29-32页 |
·信托财产与受益人之间的风险隔离 | 第32页 |
·受托人于信托事务中的责任承担 | 第32-34页 |
·受托人对受益人的责任承担 | 第32-33页 |
·受托人对第三人的责任承担 | 第33-34页 |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与债权人利益的平衡 | 第34-37页 |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与委托人之债权人利益的平衡 | 第34-35页 |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与受托人之债权人利益的平衡 | 第35-36页 |
·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与受益人之债权人利益的平衡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实现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法律建议 | 第37-45页 |
·实现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法律障碍 | 第37-38页 |
·破产隔离功能在具体操作中受托人道德风险问题 | 第37-38页 |
·对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恶意适用的法律救济 | 第38页 |
·构建我国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建议 | 第38-45页 |
·信托登记与公示制度是实现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功能的必然要求 | 第38-40页 |
·我国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现状 | 第40-41页 |
·我国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建议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