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实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本课题所提出的研究方法BOLTZMANN及其特色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6-17页 |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页 |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17页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瓦斯运移的LBM模型 | 第19-30页 |
·煤层瓦斯渗流的LBM模型 | 第19-21页 |
·速度模型 | 第19-20页 |
·浓度模型 | 第20页 |
·温度模型 | 第20-21页 |
·速度-温度-浓度模型的耦合 | 第21页 |
·工作面瓦斯运移的LBM模型 | 第21-22页 |
·速度模型 | 第21-22页 |
·浓度模型 | 第22页 |
·温度模型 | 第22页 |
·速度温度-浓度模型的耦合 | 第22页 |
·LBM模型的边界处理 | 第22-25页 |
·固壁反弹边界处理 | 第23-25页 |
·曲边界处理 | 第25页 |
·常用的格子模型 | 第25-27页 |
·BOLTZMANN的计算机程序实现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煤层瓦斯渗流的仿真实现 | 第30-42页 |
·煤的吸附理论及瓦斯含量 | 第30-31页 |
·煤的孔隙特征 | 第31-32页 |
·多孔介质 | 第31页 |
·煤的孔隙度 | 第31-32页 |
·建模条件 | 第32页 |
·煤层瓦斯渗流的D2Q9仿真实现 | 第32-37页 |
·瓦斯在单煤层中运移的二维仿真实现 | 第32-35页 |
·孔隙度对瓦斯渗流的影响 | 第35-37页 |
·距工作面的距离来确定孔隙度 | 第37页 |
·煤层瓦斯渗流的D3Q15仿真实现 | 第37-39页 |
·瓦斯的抽放的三维仿真实现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工作面瓦斯涌出仿真实现 | 第42-52页 |
·工作面瓦斯涌出仿真实现 | 第42-50页 |
·建立模型 | 第42页 |
·分块耦合算法原理 | 第42-44页 |
·瓦斯涌出的D2Q9仿真实现 | 第44-47页 |
·瓦斯涌出的D3Q15仿真实现 | 第47-50页 |
·瓦斯涌出量的计算 | 第50-51页 |
·瓦斯涌出量定义 | 第50-51页 |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计算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工作面瓦斯突出仿真实现 | 第52-64页 |
·建立模型 | 第52页 |
·瓦斯突出温度场的变化 | 第52页 |
·地应力对瓦斯突出的影响 | 第52-54页 |
·煤体应力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第54页 |
·分块耦合算法的应用 | 第54-55页 |
·瓦斯突出的D3Q15仿真实现 | 第55-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7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作者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硕士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