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预测研究 | 第10-11页 |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研究 | 第11-14页 |
·当前混凝土桥梁耐久性预测和评估的局限性 | 第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于模糊理论的桥梁耐久性评估 | 第17-28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模糊评估的基本步骤 | 第18-19页 |
·影响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的因素及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 第19-21页 |
·影响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的因素 | 第19-20页 |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状况评估模型 | 第20-21页 |
·耐久性因素的模糊集隶属函数及其评判 | 第21-27页 |
·钢筋锈蚀的隶属函数 | 第22页 |
·氯离子侵蚀的隶属函数 | 第22-23页 |
·混凝土碳化的隶属函数 | 第23-24页 |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隶属函数 | 第24-25页 |
·混凝土裂缝的隶属函数 | 第25-26页 |
·支座、伸缩装置及桥面铺装的评定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权重计算方法 | 第28-37页 |
·传统的权重向量计算方法 | 第28-30页 |
·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权重计算法 | 第30-36页 |
·不确定型判断矩阵及权值计算 | 第30-31页 |
·群判断在权重计算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集值统计在权重计算中的应用 | 第33-35页 |
·综合权重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考虑时变因素的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方法 | 第37-52页 |
·耐久性评估中时间变量的引入 | 第37-39页 |
·概述 | 第37-38页 |
·耐久性状况与时间变量的关系 | 第38-39页 |
·耐久性随时间的变化 | 第39-48页 |
·指标层次耐久性随时间的变化模型 | 第39-47页 |
·构件层次耐久性随时间的变化 | 第47-48页 |
·考虑时变因素的混凝土桥耐久性评估 | 第48-50页 |
·考虑时变因素的耐久性一级模糊评估 | 第48-49页 |
·考虑时变因素的耐久性二级模糊评估 | 第49页 |
·考虑时变因素的耐久性三级模糊评估 | 第49-50页 |
·用模糊贴近度方法划分桥梁耐久性等级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实桥应用及分析 | 第52-79页 |
·桥梁基本状况 | 第52-53页 |
·考虑时变因素的指标层评估 | 第53-63页 |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匀性随时间的变化及其隶属等级 | 第53页 |
·混凝土裂缝随时间的变化及其隶属等级 | 第53-56页 |
·氯离子含量随使用时间的变化及其隶属等级 | 第56-57页 |
·钢筋锈蚀随时间的变化及其隶属等级 | 第57-60页 |
·混凝土碳化随时间的变化及其隶属等级 | 第60-63页 |
·构件层评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第63-66页 |
·橡胶支座耐久性随时间的变化 | 第63-64页 |
·伸缩装置耐久性随时间的变化 | 第64-65页 |
·桥面铺装耐久性状况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第65-66页 |
·其他构件耐久性状况随时间的评估向量 | 第66页 |
·权值的计算 | 第66-67页 |
·指标层权向量 | 第66页 |
·桥梁各构件权向量 | 第66-67页 |
·一级模糊评估 | 第67-73页 |
·横梁的耐久性评估 | 第67-69页 |
·主梁的耐久性评估结果 | 第69-70页 |
·桥台及基础的耐久性评估结果 | 第70-71页 |
·桥墩及基础的耐久性评估结果 | 第71-72页 |
·其他构件的一级评估结果 | 第72-73页 |
·二级模糊评估 | 第73-76页 |
·桥梁上部结构的模糊评估结果 | 第73-74页 |
·桥梁下部结构的模糊评估结果 | 第74-76页 |
·桥面系及附属设施的模糊评估结果 | 第76页 |
·三级模糊评估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建议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